时间: 2025-04-26 00:3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0:17
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
——李隆基 〔唐代〕
有隋政昏虐,群雄已交争。
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
饮马河洛竭,作气嵩华惊。
克敌睿图就,擒俘帝道亨。
顾惭嗣宝历,恭承天下平。
幸过翦鲸地,感慕神且英。
这首诗描绘了隋朝政治昏暗,群雄割据的情景。先圣(即李世民)手握宝剑,力挽狂澜,叱诧风云,重新振兴了国家。骑马饮水于河洛,气吞山河令人震惊。经过艰苦努力,最终获得胜利,俘获敌人,建立了光明的帝道。李隆基对此感到惭愧,因为他承继了先辈的辉煌,恭敬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宁。路过翦鲸之地,感慕先圣的英勇事迹。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代著名皇帝,年号开元,开创了唐朝的盛世,文治武功并重,他的诗词风格雄浑、气势磅礴,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首诗写于李隆基在成皋途经先圣曾经征战之地时,回顾历史,缅怀先辈的功业,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先辈英勇事迹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隋朝政治黑暗和群雄割据的描绘,展现了唐朝的建立过程和初期的动荡局势。诗的开头两句“有隋政昏虐,群雄已交争”直接揭示了历史背景,随后通过“先圣按剑起”转入对李世民的赞美,表现出他在乱世中崛起的英勇。接下来的描述“饮马河洛竭”与“作气嵩华惊”则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壮烈场面。最后几句则是对当下局势的反思与自我警醒,李隆基承认自己肩负着先辈的伟大遗志,努力维护国家的安宁。
整首诗气势恢宏,情感真挚,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展现出唐代的辉煌与李隆基的责任感。诗中所用的历史典故增强了诗的厚重感和历史深度,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也能体会到对历史的敬畏和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先辈英勇事迹的缅怀,展现了李隆基作为继承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强调把握历史、开创未来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先圣”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汉武帝
B. 李世民
C. 隋炀帝
D. 唐高宗
“饮马河洛竭”中“河洛”指的是哪两个河流?
A. 黄河与长江
B. 洛水与河水
C. 淮河与珠江
D. 黄河与淮河
本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自责
C. 自豪与敬仰
D. 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