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李端履》

时间: 2025-04-26 04:02:12

诗句

从来难察是奸欺,莫索心头只自知。

惟有老夫呼得应,他年祸福更关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2:12

原文展示:

赠李端履
马光祖

从来难察是奸欺,
莫索心头只自知。
惟有老夫呼得应,
他年祸福更关谁。

白话文翻译:

这世上总是难以看清什么是真正的奸诈和欺骗,想要追求心中所想的又如何能知道呢?只有我这位老者才能回应你的呼唤,未来的祸福又与谁有关呢?

注释:

  • 奸欺:指阴险的欺骗行为。
  • 莫索:不必追问、寻找。
  • 老夫:指诗人自己,带有谦称。
  • 他年:指将来的某年某月。
  • 祸福:指祸害和福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光祖,宋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情感真挚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的时期。诗人通过赠与李端履,表达了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赠李端履》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朴素的语言,探讨了人性中难以捉摸的奸诈与真实。诗的开头便指出,世上真相难以察觉,这不仅是对他人的警惕,也是对自我内心的反思。接下来的“莫索心头只自知”则强调了内心的隐秘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暗示着人们对自己真实感受的难以表达与理解。

“惟有老夫呼得应”,这句不仅表达了诗人与李端履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暗含了对未来命运的思考。诗的最后一句“他年祸福更关谁”,则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诗人似乎在提醒李端履,无论未来的祸福如何,关键是要保持自我内心的宁静和清醒。

在整体结构上,诗歌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人性复杂的另一面。马光祖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传达了对人生、命运和人性的独特见解,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从来难察是奸欺:从古至今,识别奸诈与欺骗总是非常困难。
  2. 莫索心头只自知:不必去探求他人的内心,唯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心情。
  3. 惟有老夫呼得应:只有我这个年长者能够回应你的呼唤。
  4. 他年祸福更关谁:将来的祸福又与谁有关系呢?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提到的“奸欺”与“心头”的对比,强调了人心的复杂性。
  • 反问:末句的反问句式,增强了思考的深度和哲理性。
  • 拟人:将心头的感受赋予人性,体现了内心世界的复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命运无常的哲学思考。它以简洁的形式传达了深远的思想,提醒人们对内心的真实感受保持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奸欺:象征着人性中的阴暗面。
  • 心头:代表着个人的内心世界。
  • 老夫:象征着智慧和经验。
  • 祸福:代表着人生的变化和不可预测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诗中提到“奸欺”,这是指什么?

    • A. 诚实
    • B. 欺骗
    • C. 忍耐
    • D. 责任
  2. 诗中的“老夫”指的是谁?

    • A. 年轻人
    • B. 诗人自己
    • C. 李端履
    • D. 朋友
  3.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 A. 爱情
    • B. 人性与命运
    • C. 旅行
    • D. 自然

答案:

  1. B. 欺骗
  2. B. 诗人自己
  3. B. 人性与命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马光祖的《赠李端履》更侧重于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而《静夜思》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解析指南》
  • 《马光祖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京城借永福寺漆台口占似王城山 度荆门望楚 秋夜有怀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刘长卿诗) 刘方平壁画山 福先寺寻湛然寺主不见 送裴陟归常州 杂言迎神词二首。送神 鲁山送别(一作刘长卿诗) 杂曲歌辞。昔昔盐。风月守空闺 赠陈正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委决不下 置诸高阁 天无二日 馬字旁的字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手泽之遗 病字头的字 弃物 星平 刀字旁的字 超然独立 怪模怪样 电烫 干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