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4:31
奉和御制读隋书 其三
作者: 夏竦 〔宋代〕
子盖怀英断,南荒久驻留。
清通承眷奖,恭顺望巡游。
异宠荣乡党,丹诚破寇仇。
边民思旧爱,刻石在西州。
此诗表达了对历史及其人物的怀念和对国家安定的渴望。诗中提到“子盖怀英断”,意思是子盖怀念英俊的宰相,说明对历史英杰的崇敬;“南荒久驻留”则暗示着南方边疆的长期稳定与发展。接着提到“清通承眷奖”,表达了对国家清明政局的赞美与期望;“恭顺望巡游”则表现了对皇帝巡游的恭敬和期盼。后文提到“异宠荣乡党”,指的是不同的宠爱使得乡党得以荣耀,接着提到“丹诚破寇仇”,表现出愿意以诚心去抵抗敌人。最后一句“边民思旧爱,刻石在西州”,表达了边民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
作者介绍:夏竦(974—1051),字子明,号退庵,宋代诗人,生于北宋初年,后任职于朝廷,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历史的关注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宋代的背景下写成,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国家安定的渴望。诗中提到的“隋书”是对隋朝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敬仰。
本诗以清新的语言和深邃的主题,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国家安定的期待。诗歌开篇以“子盖怀英断”引入,表达了对历史英杰的怀念,紧接着通过“南荒久驻留”描绘了边疆的安稳与繁荣。诗中对清明政局的赞美与对皇帝巡游的期盼,体现了作者的忠诚与对国家的热爱。
在情感的抒发上,诗歌表现出一种浓厚的怀旧情怀,尤其是“边民思旧爱,刻石在西州”的结尾,更是深刻地传达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历史的厚重感,既有对过往的追思,也有对未来的展望,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思与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尤其突出了忠诚于国家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盖”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位皇帝
C. 一位诗人
“南荒久驻留”中“南荒”指的是:
A. 北方
B. 南方边疆
C. 中原地区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国家的批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王之涣的诗歌强调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而夏竦的诗则更重视历史与国家的情感。两者都展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但在主题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