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2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24:15
红房深浅翠条低,
满架清香敌麝脐。
攀折若无花底刺,
岂教桃李独成蹊。
这首诗描绘了蔷薇花的美丽景象:在红色的房子旁,翠绿的蔷薇条低垂,满架的清香气息可以与麝香相媲美。如果我在攀折蔷薇时没有花底的刺,那怎么能让桃花和李花独自开辟出一条通往春天的小路呢?
“桃李成蹊”出自《论语》,原意是桃树和李树因为果实丰硕而生长出小路,借此比喻有德行的人自会有人追随和仰慕。诗中提到桃李,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夏竦,宋代诗人,字子昂,号梅溪。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花草树木,尤其对蔷薇有独特的情感。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中国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以蔷薇为题,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蔷薇》一诗,以蔷薇这种常见的花卉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诗的开头通过“红房深浅翠条低”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庭院景象,红色的房屋与翠绿的蔷薇相得益彰,形成了美丽的对比。接着“满架清香敌麝脐”,通过对香气的描绘,将蔷薇的芳香与名贵的麝香相提并论,表现出诗人对蔷薇花的高度赞美。
诗中“攀折若无花底刺”,既有对蔷薇花美丽的向往,也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风险,正如蔷薇虽美但有刺。而最后一句“岂教桃李独成蹊”则引发读者对美德与追求的思考,强调了蔷薇独特的价值,使得桃李无法孤芳自赏,只有在众花齐放的环境中才能真正绽放出光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对蔷薇的描绘,传达了在美丽与风险之间的微妙关系。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花卉是?
填空题:诗中“岂教桃李独成____”。
判断题:诗中蔷薇的香气被比喻为麝香的香气。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