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时间: 2025-04-26 03:26:10

诗句

撰日岩廊暇,需云宴乐初。

万方朝玉帛,千品会簪裾。

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馀。

池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

帟幕看逾暗,歌钟听自虚。

兴阑归骑转,还奏弼违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6:10

原文展示:

撰日岩廊暇,需云宴乐初。
万方朝玉帛,千品会簪裾。
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馀。
池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
帟幕看逾暗,歌钟听自虚。
兴阑归骑转,还奏弼违书。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的日子里,我在岩廊中闲暇,云彩飘荡,宴乐刚刚开始。
来自四面八方的朝贡,像玉帛一样绚丽,千种珍品汇聚在一起,饰品的光辉闪烁。
大地与南山相连,城市则分隔了北斗的余辉。
池塘里垂柳成荫,原野和沼泽中野花稀疏。
帷幕下的光线显得更加昏暗,歌声和钟声在空中回荡,听起来似乎虚无缥缈。
兴致渐浓,归骑转身离去,依依不舍地奏响乐曲。

注释:

  • :作、写。
  • 岩廊:山岩间的廊道,指宴会的场所。
  • 玉帛:古代用作朝贡的物品,象征财富和地位。
  • 簪裾:指美丽的饰品和衣物,形容宴会上人们的华丽装扮。
  • 帟幕:帷幕,遮挡光线的布帘。
  • 兴阑:兴致减退,宴会快要结束的意思。
  • 弼违书:指乐器等乐曲,象征宴会的愉快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年-762年),字隆基,唐玄宗,是唐朝的一位重要皇帝。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兴盛,时称“开元盛世”。李隆基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热爱诗歌的文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时期,正值“开元盛世”的繁荣。诗中描绘的是一次盛大的宴会场景,反映了当时朝政的富庶和社会的安定,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欢乐的诗作,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园宴。诗人在这场宴会上不仅享受到来自各方的盛情款待,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开篇以“撰日岩廊暇,需云宴乐初”引入,给人一种轻松悠闲的氛围。随着宴会的进行,诗人观察到来自四方的朝贡,象征着国泰民安、四海归心。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池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展现出和谐的自然环境与宴会的欢愉相得益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联“兴阑归骑转,还奏弼违书”则蕴含了对盛宴的留恋与不舍,结束时的乐曲声仿佛在诉说着这份欢乐的流逝。

整首诗在用词上精炼而富有层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不仅有对宴会的描写,还有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反映了唐代盛世的繁荣与人们的幸福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撰日岩廊暇: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在岩石间的走廊中悠闲。
  2. 需云宴乐初:云霞缭绕,宴会刚开始,气氛愉悦。
  3. 万方朝玉帛:来自各地的贡品如玉帛般华美。
  4. 千品会簪裾:各种珍品汇聚,映衬着华丽的衣饰。
  5. 地入南山近:大地的景象与南山相连,描绘了美好的自然环境。
  6. 城分北斗馀:城市的余辉与星空中的北斗相映成趣。
  7. 池塘垂柳密:池塘边柳树密集,形成浓荫。
  8. 原隰野花疏:原野和沼泽上野花稀疏,展现自然的宁静。
  9. 帟幕看逾暗:帷幕之下显得更加昏暗,暗示日落时分。
  10. 歌钟听自虚:歌声与钟声在空中回响,显得空灵而遥远。
  11. 兴阑归骑转:兴致渐退,骑马归去,留恋之情浓厚。
  12. 还奏弼违书:依依不舍地奏响乐曲,仿佛在诉说宴会的余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贡品比作华美的玉帛,突出其珍贵。
  • 对仗:如“万方朝玉帛,千品会簪裾”,对称工整,增强韵律感。
  • 意象:柳、花、宴会等意象交织,形成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盛大宴会的欢愉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唐代繁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幸福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廊:象征着宴会的场所,体现了高雅的生活方式。
  • 玉帛:代表着财富与尊贵,显示出盛大的场面。
  • 垂柳野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撰日岩廊暇”意指什么?

    • A. 在阴天
    • B.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
    • C. 在雨天
    • D. 在夜晚
  2. “万方朝玉帛”中的“玉帛”象征什么?

    • A. 普通物品
    • B. 财富与地位
    • C. 食物
    • D. 书籍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反思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宴会的欢愉与对生活的热爱
    • D.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描绘了宴饮的场景,但更侧重于豪放与壮志,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自然景象抒发离愁,展现不同的诗歌意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隆基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宗室大年画扇四首 其一 西江月·似有如无好事 感寓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 其六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赴广陵道中三首 自画山水留春堂大屏题其上 赠欧阳成判官 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 次韵邠倅王正夫 满江红(寄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齲字旁的字 长城 蛙蟆胜负 拾人唾涕 子字旁的字 雷鸣瓦釜 竹册 连住子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小字头的字 卓倚 雄深雅健 辛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皓齿蛾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