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5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50:19
临刑赋
作者: 杨损 〔唐代〕
圣主何曾识仲都,可嗟社稷在须臾。
市东便是神仙窟,何必乘舟泛五湖。
圣明的君主何曾认识仲都呢?可叹国家的兴亡只在瞬息之间。
市东就有神仙的洞府,何必乘船去泛游五湖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损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洒脱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借用神仙的意象,反映了自身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切。
《临刑赋》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开篇,诗人直指国家的统治者未能识别真正的贤才,暗示了政治上的昏庸与对人才的忽视。接连的“可嗟”二字,充满了忧伤与无奈,显示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转而提及“市东便是神仙窟”,诗人似乎在提醒人们,理想的生活并不需要远行寻求,身边便有美好的存在。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在“何必乘舟泛五湖”一句中,诗人用“泛舟”的意象传达出对寻求自由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对尘世生活的否定。
整体来看,诗中情感丰富,层次分明,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注和对理想生活的热烈追求。诗人的思考不仅关乎个人的命运,更关乎国家的未来,传达出一种普遍的社会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政治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仲都”主要象征什么?
a) 现实的统治者
b) 有识之士
c) 神仙
“社稷在须臾”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人生的短暂
b) 国家命运的脆弱
c) 自然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神仙窟”指的是什么?
a) 远方的理想生活
b) 现实中的美好
c) 传说中的仙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