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8:41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
(苏辙)
家风足图史,妇德俨苹蘩。
汤沐从夫宠,冠衣席弟恩。
克家传众子,有後庆多孙。
追养心何极,增封礼尚存。
这首挽词写道:
家族的风范足以成为历史的榜样,
女性的品德如同苹蘩花般端庄。
在生活中,温暖的汤水从丈夫的宠爱而来,
她的冠服和席位都显现着对弟弟的恩德。
她能够克家持家,传承给众多子孙,
家中有后代的庆幸和丰盈的孙子。
追思她的养育之心何止于此,
增加封赏的礼仪依然存在。
在古代,家风和女性的德行被视为家族荣辱的关键,苏辙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亡嫂的深切怀念,强调了她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苹蘩花常用来比喻女性的美德,汤沐则象征着温暖与关爱。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涑水,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兄苏轼齐名。其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多涉及人生哲理、社会时事。
这首诗作于苏辙悼念其亡嫂之际,旨在表达对她在家庭中所扮演角色的缅怀及赞美。诗中流露出对家庭价值观的重视和对女性美德的推崇。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诗,诗中通过对亡嫂的追思,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开篇提到“家风足图史”,强调了家族的传统与风范,表明了对亡嫂的尊重与怀念。接下来通过描绘她的品德和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展现了她如何在丈夫的宠爱和对弟弟的恩德中实现自我价值。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是通过“克家传众子”来强调她的育人之道,突显了她为家庭、为子孙后代所做出的贡献。诗中通过对亡嫂的深切怀念,表现出对逝者的尊重与缅怀,彰显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高度崇尚与赞美。
整首诗以追思亡嫂为主题,表达了对女性美德的赞美与尊重,反映出传统社会对家庭和女性的重视。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是哪位诗人所作?
诗中“家风足图史”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汤沐”象征什么?
可以将苏辙的《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前者着重于女性的品德与家庭的传承,而后者则表现了兄弟间的深情。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家庭关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