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陈侗同年知陕府》

时间: 2025-04-16 16:37:07

诗句

上书乞江淮,得请临关河。

所得非所愿,亲友或相诃。

丈夫志四方,所遇常逶迤。

况当国西屏,形胜古来多。

昆渠涌北郭,华岳垂东阿。

羌虏昔未平,驿骑如飞梭。

间谍时出没,关梁苦谁何。

尔来一清净,西望多麦禾。

魏绛方和戎,先零正投戈,秦人释重负,道路闻行歌。

便当卧斋閤,次第除网罗。

时时一啸咏,未用勤催科。

诸孤寄吴越,食口如雁鹅。

时分橐中金,何必手自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6:37:07

诗词名称: 送陈侗同年知陕府

作者: 苏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上书乞江淮,得请临关河。
所得非所愿,亲友或相诃。
丈夫志四方,所遇常逶迤。
况当国西屏,形胜古来多。
昆渠涌北郭,华岳垂东阿。
羌虏昔未平,驿骑如飞梭。
间谍时出没,关梁苦谁何。
尔来一清净,西望多麦禾。
魏绛方和戎,先零正投戈,
秦人释重负,道路闻行歌。
便当卧斋閤,次第除网罗。
时时一啸咏,未用勤催科。
诸孤寄吴越,食口如雁鹅。
时分橐中金,何必手自摩。


白话文翻译:

写信请求派往江淮一带,却得到了前往关河的任命。
所得到的并不是我所希望的,亲友间或有议论。
男子汉的志向在四方,所遇之事常常曲折回旋。
尤其是在国西的边陲,山川形胜自古就多。
昆渠水流向北门,华岳耸立于东边。
羌族与虏人昔日未平,驿骑如飞梭一般穿行。
间谍时常出没,关梁之地苦于谁知。
自此清静无事,西望田野满是麦禾。
魏绛正在和戎,先前的战斗逐渐平息,
秦人卸下了重负,路上开始听见歌声。
我便可以在斋阁中安卧,逐渐解除各种束缚。
时不时地吟啸歌唱,不必勤于应对科举。
那些孤儿寄居在吴越,生活如同雁鹅一般艰难。
时而口袋中有金子,何必亲自去磨炼。


注释:

  • 乞江淮: 请求派往江淮地区,江淮为水域名,象征远方的理想。
  • 亲友或相诃: 亲友之间可能会有议论或批评。
  • 四方: 指追求事业的方向,代表广阔的天地。
  • 形胜: 地势形势的优美,指山水风光。
  • 羌虏: 指古代的西北少数民族,常与中原政权发生冲突。
  • 驿骑: 驿马,指送信或传递消息的骑士。
  • 清净: 指安宁平静的状态。
  • 魏绛: 魏绛为历史人物,曾在西北平定动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并重著称,尤其擅长散文和诗词。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友人陈侗被任命为陕西知府之际,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福与对国家安定的期望。


诗歌鉴赏:

苏辙在《送陈侗同年知陕府》中,借助对友人任命的描写,展现了其对个人志向与国家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江淮、关河、昆渠、华岳等地的描绘,将自然景观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国家边陲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待。
开头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任命的不满与无奈,反映出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西北地区的形势,展现了国家安危与个人责任的紧密联系。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未来的展望,强调了国家的逐渐安定与个人的自我放松,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以豪放的笔调与清新的意象结合,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坚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书乞江淮: 开篇即明确了诗人向朝廷请求的愿望,表达了对江淮的向往。
  2. 所得非所愿: 对于得到的任命表示不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失落。
  3. 丈夫志四方: 强调了男子汉的雄心壮志,暗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4. 况当国西屏: 指出国家的边陲,体现了对国事的关注。
  5. 昆渠涌北郭: 描绘自然景观,营造出优美的画面。
  6. 羌虏昔未平: 提及历史上的战争,增加了诗的厚重感。
  7. 尔来一清净: 转为平静的心态,反映出诗人的期望。
  8. 便当卧斋閤: 诗人表现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如“昆渠涌北郭,华岳垂东阿”。
  • 比喻: 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隐喻国家的安稳与个人的志向。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个人志向与国家命运的统一,反映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淮: 象征理想与远方。
  • 昆渠、华岳: 代表自然的壮丽与家国的情怀。
  • 羌虏: 反映历史的苦难与不安。
  • 麦禾: 象征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苏辙的弟弟是谁?
    A. 苏洵
    B. 苏轼
    C. 苏小小
    D. 苏明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羌虏”,指的是___

  3. 判断题: 诗人对自己被任命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答案:

  1. B
  2. 西北少数民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国家动乱与个人感受的诗作。
  • 王之涣《登鹳雀楼》:写景抒怀,反映雄心壮志。

诗词对比:

  • 苏辙与苏轼的作品常常展现兄弟间的思想碰撞,两人对国家与个人的理解各有不同,苏轼更倾向于细腻的生活描写,而苏辙则偏重于豪放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遇二首 四和 七月九日二首 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 其一 即事 赠术者施元龙 读邸报二首 和林肃翁有所思韵 答陈楙伯二首 即事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建之底的字 象耕鸟耘 丶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长吁短气 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铉台 罄笔难书 费心劳力 凵字底的字 迭矩重规 包含切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包含议的词语有哪些 做小伏低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援举 放二四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