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一山阴陈迹》

时间: 2025-07-28 20:47:14

诗句

卧对郗人气已真,晚依丘壑更无伦。

不须复预清言侣,自是江东第一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47:14

原文展示:

卧对郗人气已真,
晚依丘壑更无伦。
不须复预清言侣,自是江东第一人。

白话文翻译:

我静静地躺着,面对着郗(音xi,指郗士)的气度,已经感到非常真实。
黄昏时分,依偎在山丘和沟壑之间,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比。
不需要再和清谈的朋友交往,他本身就是江东第一的人物。

注释:

  • 郗人:指郗士,可能是指古代某位高人或隐士,象征着清高的气质。
  • 气已真:气质、气度已经真实,体现出一种内在的修养。
  • 丘壑:指山丘和沟壑,象征着自然的景色。
  • 清言侣:清谈的朋友,指那些只会空谈而无实际能力的人。
  • 江东:指长江以东的地区,历史上多有文人雅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真挚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辙晚年,正值他对人生、友谊、自然的深刻思索之际。诗中对郗人的赞美,体现了他对高人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郗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开篇的“卧对郗人气已真”,表现了诗人与郗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欣赏,而“晚依丘壑更无伦”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最后两句“不须复预清言侣,自是江东第一人”,则显示出诗人对清谈的厌倦和对真正友谊的珍视,强调了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全诗语言简练且富有哲理,既有景物描写,又有情感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卧对郗人气已真:诗人静卧,面对郗人,感受到其真实的气质,表现了对郗人的崇敬。
  2. 晚依丘壑更无伦:在黄昏时分,依偎在山丘与沟壑之间,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表明诗人与自然的融合。
  3. 不须复预清言侣:不再需要那些只会空谈的朋友,表达了对真正友谊的渴求。
  4. 自是江东第一人:强调郗人乃是江东最杰出的人物,显示了对其品德和才华的高度认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郗人比作“江东第一人”,突出了其卓越的地位。
  • 对仗:如“晚依丘壑”与“卧对郗人”,展示了诗人的对称美感。
  • 隐喻:用自然景物(丘壑)象征内心的宁静和高尚。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高人隐士的赞美和对真正友谊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以及对浮华生活的厌倦,体现了宋代文人清高的情操。

意象分析:

  • 郗人:象征智慧和高洁的品德。
  • 丘壑:象征自然的宁静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 江东:代表文化的发源地,暗示着文人的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郗人代表什么样的人物? A. 只会清谈的人
    B. 高洁的隐士
    C. 平庸之辈
    D. 诗人自己

  2. 诗中提到的“丘壑”指的是什么? A. 山丘和沟壑
    B. 城市繁华
    C. 人生的道路
    D. 书本知识

  3. 作者对郗人的态度是? A. 轻视
    B. 崇敬
    C. 疏远
    D. 恶搞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历史的深刻关系。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然而王之涣更侧重壮阔的景象与豪情,苏辙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苏辙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吴趋行 齐讴行 悲哉行 壮哉行 君子有所思行 驾言出北阙行 班婕妤 东武吟行 梁甫吟 太山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酉字旁的字 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行字旁的字 虎体鹓斑 阿女 包含叱的词语有哪些 漪沦 挨打受气 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官无三日紧 千金一笑 改换家门 牙字旁的字 龙飞凤舞 雨字头的字 羽字旁的字 生搬硬套 即即世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