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王巩欲往徐州见子瞻以事不成行》

时间: 2025-07-27 07:10:42

诗句

河水南来绕郡城,银刀空复炫衙兵。

交情旧许鸡为具,客信那知鹊妄鸣。

为妇迟留应未怪,还家仓卒定何营。

不关秦女筝声怨,自趁招贤浚上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7:10:42

原文展示:

河水南来绕郡城,银刀空复炫衙兵。
交情旧许鸡为具,客信那知鹊妄鸣。
为妇迟留应未怪,还家仓卒定何营。
不关秦女筝声怨,自趁招贤浚上旌。

白话文翻译:

河水从南边流来,环绕着郡城,空旷的银刀闪耀着衙门的军队。
旧日的情谊已经承诺了鸡作为供品,然而客人怎么会知道那鹊鸟在无端鸣叫呢?
为妻子迟迟留守,想必不会怪罪,回家时匆忙又该如何安排?
这与秦女的筝声怨恨无关,我只趁着招贤的机会,扬帆启航。

注释:

字词注释:

  • 郡城:指地方行政区的城池。
  • 银刀:形容军队的武器,含有威武之意。
  • 交情:指朋友之间的情谊。
  • 鸡为具:古代祭祀时用鸡作为供品。
  • 鹊妄鸣:指无缘无故地鸣叫,这里暗指无知的闲言碎语。
  • 秦女:指古代秦国的女子,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艺术形象。

典故解析:

  • 秦女筝声:秦女是指《诗经》中描写的秦地女子,她们的筝声常用来表达情感,带有哀怨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与其风格相近,擅长诗词散文,深受当时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欲往徐州见其兄苏轼时,但因事未能成行,心中感慨万千,借诗表达对兄弟情谊的思念和对未能相见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情谊的思念和对未能成行的惋惜。开头以“河水南来绕郡城”引入场景,描绘了河水环绕郡城的景象,显得宁静而又富有生机。接着转向情感,诗人提及与友人之间的旧约,以及对他人闲言碎语的无奈。尤其是“鹊妄鸣”一语,生动地刻画出一种对流言的无奈和无知,这不仅是对外部环境的反映,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映射。

中间两句“为妇迟留应未怪,还家仓卒定何营”,更是通过家庭的角度,表现了对生活琐事的无奈和对亲情的思考。最后一句“不关秦女筝声怨,自趁招贤浚上旌”,则是诗人自我安慰与激励的表现,虽然无法与兄弟相见,但依然要把握机会,追求理想,发扬光大。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外而内,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摹,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苏辙兼具豪放与细腻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河水南来绕郡城:描写自然景色,河水流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2. 银刀空复炫衙兵:用“银刀”形容军队,表现出一种威武的气势。
  3. 交情旧许鸡为具:提到旧友的情谊,承诺的祭品,显示出传统的礼仪。
  4. 客信那知鹊妄鸣:感叹外界对自身境遇的无知,暗示流言的无端。
  5. 为妇迟留应未怪:表达对家庭的责任感,理解妻子的留守。
  6. 还家仓卒定何营:对归家的匆忙与无奈之感。
  7. 不关秦女筝声怨:与古代女子的哀怨无关,暗示自身情感的独立。
  8. 自趁招贤浚上旌:强调自我追求和对理想的坚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军队比作“银刀”,形象生动。
  • 拟人:鹊鸟的鸣叫被赋予了情感,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
  • 对仗:前后句式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家庭与责任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情谊的眷恋和对生活琐事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他追求理想的决心和勇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水:象征生命与时间的流逝。
  • 银刀:象征权力与威严。
  • :祭品,象征着亲情和承诺。
  • :象征流言与无知。
  • 筝声:象征哀怨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苏轼
    • B. 苏辙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银刀”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威武的军队
    • C. 朋友的情谊
    • D. 个人的理想
  3. “鹊妄鸣”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流言的无奈
    • B. 对友谊的珍视
    • C. 对家庭的责任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的豪情壮志,而苏辙的这首则更多地关注家庭责任与生活琐事的权衡。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苏轼与苏辙的文学关系研究》

以上内容为对苏辙《次韵王巩欲往徐州见子瞻以事不成行》的全面解读,涵盖了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柬施广文 哭皇甫子安 山中书斋偶题 行后园新池 高座寺 答岑山人见问 正月三日同诸公蒋词游宴 自题前山草堂 游徐公子西园 奉和皇甫百泉玄武湖供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澍雨 包含舻的词语有哪些 生字旁的字 听子 破斋 士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时绌举盈 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直 非字旁的字 药到病除 疋字旁的字 不胜梘杓 切树倒根 哀哀父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