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42
河水南来绕郡城,银刀空复炫衙兵。
交情旧许鸡为具,客信那知鹊妄鸣。
为妇迟留应未怪,还家仓卒定何营。
不关秦女筝声怨,自趁招贤浚上旌。
河水从南边流来,环绕着郡城,空旷的银刀闪耀着衙门的军队。
旧日的情谊已经承诺了鸡作为供品,然而客人怎么会知道那鹊鸟在无端鸣叫呢?
为妻子迟迟留守,想必不会怪罪,回家时匆忙又该如何安排?
这与秦女的筝声怨恨无关,我只趁着招贤的机会,扬帆启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与其风格相近,擅长诗词散文,深受当时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欲往徐州见其兄苏轼时,但因事未能成行,心中感慨万千,借诗表达对兄弟情谊的思念和对未能相见的惋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情谊的思念和对未能成行的惋惜。开头以“河水南来绕郡城”引入场景,描绘了河水环绕郡城的景象,显得宁静而又富有生机。接着转向情感,诗人提及与友人之间的旧约,以及对他人闲言碎语的无奈。尤其是“鹊妄鸣”一语,生动地刻画出一种对流言的无奈和无知,这不仅是对外部环境的反映,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映射。
中间两句“为妇迟留应未怪,还家仓卒定何营”,更是通过家庭的角度,表现了对生活琐事的无奈和对亲情的思考。最后一句“不关秦女筝声怨,自趁招贤浚上旌”,则是诗人自我安慰与激励的表现,虽然无法与兄弟相见,但依然要把握机会,追求理想,发扬光大。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外而内,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摹,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苏辙兼具豪放与细腻的诗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家庭与责任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情谊的眷恋和对生活琐事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他追求理想的决心和勇气。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银刀”象征着什么?
“鹊妄鸣”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苏辙《次韵王巩欲往徐州见子瞻以事不成行》的全面解读,涵盖了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