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8:49
奕奕清波旧绕城,
旱来泉眼亦尘生。
连宵暑雨源初接,
发地春雷夜有声。
复理沟渠通屈曲,
重开池沼放澄清。
通衢细洒浮埃净,
车马归来似晚晴。
清澈的水波依旧环绕着城墙,
在干旱时泉眼也生出尘土。
经过连夜的夏雨,水源终于连接,
地面上春雷响起,夜里传来声音。
重新疏理沟渠使其通畅,
重新开辟池沼让水清澈。
繁忙的街道上细细洒下水,
车马归来时如同晚霞般晴朗。
诗中提到的“春雷”与“夏雨”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暗示了农耕社会对雨水的渴望与依赖。诗人用这些自然现象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洵之子,苏轼之弟。苏辙的诗文风格清新,语言简练,常以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经历了动荡与变革,农田水利建设尤为重要。诗作通过描绘水源的复苏,体现了对自然的珍视与对生活的希望。
《舜泉复发》以清新的自然意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泉水复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首句“奕奕清波旧绕城”,生动展现了水波荡漾的景象,带来宁静的氛围。接着“旱来泉眼亦尘生”,则暗示了自然干旱对生态的影响,表现出一种对环境的关切。
随着“连宵暑雨源初接”,诗人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的情景,象征着希望的到来。而“发地春雷夜有声”则通过听觉传达出雨水的生机,表现了自然的复苏与生命的活力。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沟渠、池沼的整理与清理,展示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主动作为,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最后一句“车马归来似晚晴”更是将自然的美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生活状态。整首诗情景交融,蕴含着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泉水的复苏与环境的整治,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画面。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奕奕清波”是指什么?
A. 秋天的落叶
B. 清澈的水波
C. 冬天的冰雪
D. 春天的花朵
“发地春雷夜有声”中的“春雷”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到来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丰收
诗中“复理沟渠通屈曲”意在表达什么?
A. 尊重自然
B. 人类的主动作为
C. 生活的忙碌
D. 自然的无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辙的《舜泉复发》与杜甫的《春夜喜雨》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雨水对自然与生活的影响,然而苏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杜甫则体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展现了不同的主题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