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时间: 2025-04-26 21:21:13

诗句

积潦当涂三尺强,筍舆那得代浮梁。

脱靴直厉成孤笑,赤脚踏冰思旧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1:13

原文展示:

积潦当涂三尺强,筍舆那得代浮梁。脱靴直厉成孤笑,赤脚踏冰思旧狂。

白话文翻译:

路上积水有三尺多深,竹制的轿子怎能代替浮桥。脱下靴子直接踩在水里,成了独自的笑料,赤脚踩在冰上,想起了过去的狂放。

注释:

  • 积潦:积水。
  • 涂:道路。
  • 筍舆:竹制的轿子。
  • 浮梁:浮桥。
  • 直厉:直接踩在水里。
  • 孤笑:独自的笑料。
  • 赤脚踏冰:赤脚踩在冰上。
  • 思旧狂:想起了过去的狂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所作,反映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从安仁到豫章的途中所作,描述了旅途中的困难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积水和冰冷的地面,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受。诗中的“积潦当涂三尺强”形象地描绘了道路上的积水,而“筍舆那得代浮梁”则表达了竹轿无法代替浮桥的无奈。后两句“脱靴直厉成孤笑,赤脚踏冰思旧狂”则通过诗人脱靴赤脚的行为,表达了对过去狂放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积潦当涂三尺强:描绘了道路上的积水,形象生动。
  2. 筍舆那得代浮梁:表达了竹轿无法代替浮桥的无奈。
  3. 脱靴直厉成孤笑:通过诗人脱靴赤脚的行为,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
  4. 赤脚踏冰思旧狂:表达了对过去狂放生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积潦当涂三尺强”比喻道路上的积水深。
  • 拟人:“筍舆那得代浮梁”拟人化地表达了竹轿无法代替浮桥的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旅途的艰辛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困难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积潦:积水,象征旅途的艰辛。
  • 筍舆:竹轿,象征旅途中的交通工具。
  • 浮梁:浮桥,象征旅途中的困难。
  • 脱靴直厉:脱靴赤脚,象征对现实的无奈。
  • 赤脚踏冰:赤脚踩在冰上,象征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积潦”指的是什么? A. 积水 B. 积雪 C. 积尘
  2. 诗中的“筍舆”是什么? A. 竹轿 B. 竹筏 C. 竹桥
  3. 诗中的“浮梁”是什么? A. 浮桥 B. 浮木 C. 浮石
  4. 诗中的“赤脚踏冰”表达了什么? A. 对现实的无奈 B. 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1. A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描绘赤壁的景色,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
  • 杜甫《登高》:通过描绘登高的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赵蕃《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但赵蕃的诗更注重旅途的艰辛,而苏轼的赋则更注重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可以了解赵蕃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亭午欲过意复凄然偶引杯酒而沅陵丈送诗适至 病中即事十五首 其九 过叔异曲江矶叔异已赴官矣题其壁 次韵审知十三日四绝 简周允升三首 次韵华叔文牡丹 初九日 教授以忆梅韵赋雪诗蕃同之五首 八月十二日发潮 登清音堂访介庵壁间留题已有漫去之者偶成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弓字旁的字 举手加额 包含谛的词语有哪些 野稚 走之旁的字 旗亭 穷侈极奢 屋开头的成语 千古一律 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亅字旁的字 目指气使 頁字旁的字 约士 繁手 鋭志 包含振的成语 蛇灰蚓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