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李叔器兼寄毛伯明张王臣康叔临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6 14:59:11

诗句

向来相别恨匆匆,别复长思讲学功。

江水无由致双鲤,春风又是起归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4:59:11

原文展示:

寄李叔器兼寄毛伯明张王臣康叔临三首 其三 赵蕃 〔宋代〕 向来相别恨匆匆,别复长思讲学功。 江水无由致双鲤,春风又是起归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以往分别时总是感到匆匆,分别后更长时间地思考学问的成就。江水无法传递双鲤鱼,春风又吹起了归来的鸿雁。

注释: 字词注释:

  • 向来:以往,一直以来。
  • 恨匆匆:遗憾时间过得太快。
  • 别复:分别之后。
  • 长思:长时间地思考。
  • 讲学功:学问的成就。
  • 无由:无法。
  • 致双鲤:传递双鲤鱼,这里比喻书信。
  • 春风:春天的风。
  • 起归鸿:归来的鸿雁,比喻归乡或传递消息。

典故解析:

  • 双鲤:古代书信的代称,源自《古诗十九首》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是赵蕃寄给李叔器等人的,表达了对分别的遗憾和对学问成就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分别之后,赵蕃对与李叔器等人的分别感到遗憾,同时思考学问的成就,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分别的遗憾和对学问成就的思考。首句“向来相别恨匆匆”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分别时间短暂的遗憾,而“别复长思讲学功”则进一步表达了分别后对学问成就的深思。后两句“江水无由致双鲤,春风又是起归鸿”则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传递消息的渴望和对归乡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和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向来相别恨匆匆”表达了诗人对分别时间短暂的遗憾,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 次句“别复长思讲学功”则进一步表达了分别后对学问成就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
  • 后两句“江水无由致双鲤,春风又是起归鸿”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传递消息的渴望和对归乡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江水无由致双鲤”中的“双鲤”比喻书信,表达了诗人对传递消息的渴望。
  • 象征:“春风又是起归鸿”中的“归鸿”象征归乡或传递消息,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分别的遗憾和对学问成就的思考,以及对传递消息和归乡的渴望。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诗人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学问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鲤:比喻书信,表达了诗人对传递消息的渴望。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新生和希望。
  • 归鸿:归来的鸿雁,象征归乡或传递消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双鲤”比喻什么? A. 书信 B. 鱼 C. 鸟 D. 花
  2. 诗中的“归鸿”象征什么? A. 归乡 B. 传递消息 C. 新生 D. 希望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分别的遗憾 B. 对学问成就的思考 C. 对传递消息和归乡的渴望 D. 以上都是

答案: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古诗十九首》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诗人对分别的遗憾和对传递消息的渴望,但赵蕃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学问成就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朱坡绝句三首 瑶瑟 哭李给事中敏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书事 题白云楼(一作许浑诗,题作汉水伤稼) 破镜 宫人冢 李给事中敏二首 念昔游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贻笑千秋 晕珥 惫喘 包含愠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造市 包含孰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霎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狗吠之警 针灸 逢场作趣 九盘 依经傍注 广字头的字 木已成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