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8:50
瑶瑟
杜牧
玉仙瑶瑟夜珊珊,
月过楼西桂烛残。
风景人间不如此,
动摇湘水彻明寒。
全诗翻译:
夜色中,玉仙的瑶瑟轻声吟唱,
月亮已经移到楼西,桂烛也快要熄灭。
人间的风景竟然比不上这一幕,
摇曳的湘水透着一丝彻骨的寒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月过楼西”可以联系到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月景描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湘水”则常常与屈原的《离骚》相联系,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写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风清新俊逸,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
《瑶瑟》创作于杜牧仕途的某个阶段,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作者感受到周围景色的美好与内心的孤独,抒发对生活的思考及对美好事物的感慨。
《瑶瑟》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落,瑶瑟轻声吟唱,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开头两句“玉仙瑶瑟夜珊珊,月过楼西桂烛残”,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悠远的音乐和光影的交织。尤其“桂烛残”一句,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夜的渐深,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风景人间不如此”,则是诗人对现实的反思与感慨,表达了对人间风景的失望与对此刻宁静美好的向往。最后一句“动摇湘水彻明寒”通过湘水的描绘,将内心的寒意与宁静的美景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景的赞叹,又有一丝无奈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体现了杜牧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现实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瑶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悲伤
B. 美好与优雅
C. 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桂烛残”暗示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喜庆的氛围
C. 夜晚的结束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伤感
C.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