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瑶瑟》

时间: 2025-05-04 02:08:50

诗句

玉仙瑶瑟夜珊珊,月过楼西桂烛残。

风景人间不如此,动摇湘水彻明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8:50

原文展示:

瑶瑟
杜牧
玉仙瑶瑟夜珊珊,
月过楼西桂烛残。
风景人间不如此,
动摇湘水彻明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夜色中,玉仙的瑶瑟轻声吟唱,
月亮已经移到楼西,桂烛也快要熄灭。
人间的风景竟然比不上这一幕,
摇曳的湘水透着一丝彻骨的寒意。

注释:

字词注释:

  1. 瑶瑟: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优雅和美好。
  2. 夜珊珊:夜色幽静,形容夜晚的宁静。
  3. 桂烛:指用桂树制成的蜡烛,象征清幽的夜晚。
  4. 湘水:指湘江,常与美景和爱情联系在一起。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月过楼西”可以联系到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月景描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湘水”则常常与屈原的《离骚》相联系,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写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风清新俊逸,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
《瑶瑟》创作于杜牧仕途的某个阶段,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作者感受到周围景色的美好与内心的孤独,抒发对生活的思考及对美好事物的感慨。

诗歌鉴赏:

《瑶瑟》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落,瑶瑟轻声吟唱,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开头两句“玉仙瑶瑟夜珊珊,月过楼西桂烛残”,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悠远的音乐和光影的交织。尤其“桂烛残”一句,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夜的渐深,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风景人间不如此”,则是诗人对现实的反思与感慨,表达了对人间风景的失望与对此刻宁静美好的向往。最后一句“动摇湘水彻明寒”通过湘水的描绘,将内心的寒意与宁静的美景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景的赞叹,又有一丝无奈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体现了杜牧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仙瑶瑟夜珊珊:描绘夜晚的宁静与音乐的柔美,玉仙的瑶瑟在夜色中轻声回响,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2. 月过楼西桂烛残:月亮已移至楼的西侧,桂烛的光芒逐渐消退,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夜晚的深入。
  3. 风景人间不如此:与美好景象对比,表达出对人间风景的失望,暗示现实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珍贵。
  4. 动摇湘水彻明寒:湘水在微风中轻轻荡漾,映衬出一种清冷的气氛,增强了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玉仙瑶瑟”将瑶瑟比作仙境,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诗中用词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月过楼西,桂烛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现实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瑶瑟:象征着美好、优雅与艺术。
  2. 月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
  3. 桂烛:象征着温暖与宁静,亦有短暂之意。
  4. 湘水: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无法把握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瑶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悲伤
    B. 美好与优雅
    C. 现实的无奈

  2. 诗中提到的“桂烛残”暗示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喜庆的氛围
    C. 夜晚的结束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伤感
    C. 迷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乡情。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了自然的美与诗人的内心感受。

诗词对比:

  • 杜牧的《瑶瑟》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美景,但杜牧更多的是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孤独的感慨,而李白则表现出对酒与友人的渴望与豪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全集》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念奴娇 汴京怀古 念奴娇·题程君姬人俪青墓志后1925 念奴娇 念奴娇·麦秋时候 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十一 念奴娇 木香花 念奴娇 其一 念奴娇 秋闺 念奴娇 念奴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片字旁的字 弃俗出家 折文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针芥之合 和胜 操纵如意 閠字旁的字 衡巫 远结尾的成语 比众不同 擢发难数 刈蓍亡簪 重落 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崩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