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2:18
《琵琶仙 送褚孝通移疾归杭州,孝通新悼亡》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归到西湖,未应误豆荚樱珠时节。
无那孤瑟弦空,春声带愁咽。
兰棹涴残鹃泪点,怕啼湿故裙尘箧。
中酒年光,收帆兴绪,容易华发。
待催办腰笛单衫,趁苕水东边旧时月。
相送荷花一路,把君恩重说。
春渐老幽单客枕,拚十年逝水销别。
可奈江国漂花,瘴天啼鴂。
回到西湖,正是豆荚樱珠的时节,但却不应错过。
孤独的瑟琴,空荡荡的,春天的声音中夹杂着愁苦的低吟。
兰舟染着残留的杜鹃泪点,怕是啼哭时弄湿了旧裙和尘封的箧子。
酒中光阴荏苒,收起帆船,兴致容易让人白了发。
待到催促着笛声和单衫,趁着苕水东边的旧时明月。
一路送行荷花,把对君恩的重重叮咛说尽。
春天渐渐老去,孤单的客人在枕边,拼尽十年的时光,随水而逝。
可怜江国漂浮的花朵,瘴气中的鸟儿悲鸣。
朱祖谋,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满含哲理思考。
此诗作于朱祖谋为送别友人褚孝通时,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惜别之情,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琵琶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于春天逝去的惋惜。开篇以“归到西湖”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熟悉又亲切的氛围,西湖的美丽画面让人心生向往。然而,紧接着的“未应误豆荚樱珠时节”却暗示着一种错过与遗憾。诗中“孤瑟弦空”的意象象征着孤独与内心的愁苦,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设身处地地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尤其是“怕啼湿故裙尘箧”一句,细腻到让人感受到物品的情感投射,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对过去的缅怀与珍视。同时,诗中对酒的提及,反映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感悟的沉思。
后半部分的“待催办腰笛单衫”,让人联想到即将到来的离别,既有催促的急切,也有难舍的情感;而“春渐老幽单客枕”,则是一种对孤独的深刻体悟,似乎在预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岁月中变得愈发脆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友人离别的叙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情感的细腻把握与思考。
诗中的“孤瑟”象征什么?
A. 美好时光
B. 孤独与愁苦
C. 友情的珍贵
答案:B
“待催办腰笛单衫”中“单衫”指的是什么?
A. 诗人所穿的衣服
B. 送别时的装束
C. 友人的衣物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江国漂花”意在表达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祝福
B. 对离别的惋惜
C. 对春天的热爱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