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4:08
琵琶仙 送朱敬斋还江阴
残酒辞春,渺千里岸草征袍同色。
离绪轻结,柔杨丝丝怨行客。
茸帽底暄风暗咽,荡愁满乱云江国。
越缦离声,吴艭俊约,须记今夕。
是蛮海飘泊归来,甚临别天涯又寒食。
颠倒玉觞无味,苦低垂头白。
人意比飞花更懒,怕隔年冷了词笔。
好趁蒌甲光阴,醉君重碧。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友人朱敬斋的愁绪。诗人感叹春天的残酒,远望千里岸边的草色和征袍相映成趣。离愁绵绵,像柔软的杨柳丝丝缠绕在心头,增添了对行客的怨思。温暖的春风在茸帽下轻轻咽下,愁绪荡漾在混沌的云与江水之间。越地的离歌与美丽的吴船,今晚一定要铭记。友人像是从遥远的蛮海漂泊归来,临别时又恰逢寒食节,令人更加感伤。酒杯翻倒,却没有味道,苦涩地低下头。人心比飞舞的花瓣还要懒惰,害怕到了明年,写不出动人的诗篇。趁着这段光阴,醉倒在碧绿的酒中吧。
朱祖谋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关注自然与人情,表达情感细腻,情景交融。
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朱敬斋时,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恰逢离别,更加增添了情感的厚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节日的重视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琵琶仙 送朱敬斋还江阴》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浓厚的离愁别绪。诗人在春天的背景下,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了春酒未尽的惆怅与千里相送的无奈。诗中的“残酒辞春”道出了春去的无情,结合“千里岸草”让人感受到距离的遥远与离别的凄凉。
作者用“柔杨丝丝怨行客”来描绘离愁,突显出离别的痛苦。接着,以“茸帽底暄风暗咽”渲染出一种温暖却又难以言表的心情,仿佛温暖的春风也无法驱散心中的愁苦。此时,意象的交织使得江水与云雾间弥漫着愁绪,营造出一种恍惚而迷离的氛围。
最后,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惋惜时,提到“人意比飞花更懒”,更显出他对未来的无奈与对过往的眷恋。“趁蒌甲光阴,醉君重碧”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表现了诗人在离别之际希望与友人共醉的愿望,深切地反映了友谊的珍贵与时光的易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内心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安,使得情感愈加浓烈,展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脆弱与坚强。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日象征什么?
诗人用“柔杨丝”来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蒌甲光阴”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描绘送别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