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1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12:04
下尧峰
作者: 闵华 〔清代〕
上尧峰接下尧峰,
石路无尘满谷松。
行尽清溪人不见,
万修篁里一声钟。
这首诗描绘了下尧峰的自然风光。上尧峰与下尧峰相连,石头铺成的小路上没有尘土,山谷中松树繁盛。走到清澈的小溪尽头,连人影都看不见,只有在密密的竹林中传来一声钟声。
闵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山水诗见长,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追求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尧峰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下尧峰》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尧峰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首句“上尧峰接下尧峰”,以简洁的结构引入,直接将读者带入山水之间,营造出一种连绵起伏、气势磅礴的自然场景。随后“石路无尘满谷松”则进一步细化了景物,石路的干净无尘,与满谷的松树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自然的纯净和生机。
第三句“行尽清溪人不见”,通过清溪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人迹罕至的幽静之感;这种意境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也引发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最后一句“万修篁里一声钟”则通过转折,将静谧的山林与钟声相结合,反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便在深山老林中,依然有信仰与灵性的存在。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世俗喧嚣的逃避,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超然的生活态度。
全诗通过对下尧峰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上尧峰接下尧峰”中“上”和“下”指的是什么?
诗中“石路无尘”体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万修篁里一声钟”表明了什么?
答案: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闵华的《下尧峰》更注重于对自然静谧的描写,而王维则在山水中融入了人文情怀,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