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9:36
李给事中敏二首
一章缄拜皂囊中,懔懔朝廷有古风。
元礼去归缑氏学,江充来见犬台宫。
纷纭白昼惊千古,鈇锧朱殷几一空。
曲突徙薪人不会,海边今作钓鱼翁。
晚发闷还梳,忆君秋醉馀。
可怜刘校尉,曾讼石中书。
消长虽殊事,仁贤每自如。
因看鲁褒论,何处是吾庐。
第一首:
在皂囊中密封的章表明我对朝廷的敬意,朝廷的古风依然令人敬畏。元礼归去投身于缑氏学派,江充却来到了犬台宫。白昼纷扰,惊醒了千古的沉思,朱殷的战刀几乎变得空无一物。曲突徙薪的道理,人们却不懂;如今我在海边,成了一位钓鱼的老翁。
第二首:
晚发的愤闷还要梳理,回忆起你在秋天的醉意。可怜刘校尉,曾经对石中书进行过控诉。消长虽有不同,但仁义与贤德却是相似的。在阅读鲁褒的论述时,何处才是我的庐舍呢?
杜牧的《李给事中敏二首》通过两首诗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当下社会的感慨。第一首诗以一种古风的氛围开篇,缅怀古代的明君和风气,借用历史人物元礼和江充的去留,引出对当权者的反思。诗中提到的“曲突徙薪”是一种警示,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时刻保持警觉,避免不必要的灾难。最后一句“海边今作钓鱼翁”则暗示了诗人向往一种超脱的生活,远离权力的纷争。
第二首则更为个人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闷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秋醉余”的意象,杜牧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中提到的“可怜刘校尉”则表现出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反映了他作为文人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状态,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杜牧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现实的反省,表达了对仁义和贤德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钓鱼翁”象征什么?
A. 悠闲生活
B. 权力象征
C. 传统文化
杜牧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主要体现了什么?
A. 对历史的尊重
B. 对权力的渴望
C. 对个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