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05
空亭明远嶂,老树黯馀曛。
野兴临流坐,秋声入夜闻。
渔归孤棹月,鹤睡一松云。
记得前溪路,人家两岸分。
在这空旷的亭子里,远处的山峦明亮而清晰,老树在余晖中显得暗淡。
我在溪边静坐,听到秋天的声音在夜里回荡。
渔夫独自划着小船归来,月光洒在他身上,白鹤在松树下安静地入睡。
我记得那条溪水的路径,两岸分布着人家。
《谿亭次汪桐阳》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的开头通过“空亭明远嶂”描绘了一个开阔的视野,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身处大自然的宽广与自由。接下来的“老树黯馀曛”则通过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诗中的“野兴临流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而“秋声入夜闻”则将自然的声音引入,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
“渔归孤棹月,鹤睡一松云”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渔夫与白鹤的意象相互交织,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结尾的“记得前溪路,人家两岸分”,则是一种对往昔的回忆,带有淡淡的乡愁。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对归属感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空亭”象征什么?
“老树黯馀曛”中的“黯”字可以理解为: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