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0:5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0:59:42
续感秋 其一
作者: 童凤诏 〔清代〕
平野苍茫绕紫岑,
楼高不觉峭寒侵。
风尘雕鹗摩空健,
橘柚人家向晚深。
泊渚当年谁放棹,
挑镫永夜但闻砧。
成连方是真同调,
萧瑟蓬莱一曲琴。
在广袤的平原上,紫色的山峰环绕着,
高楼耸立,寒意悄然侵袭。
风尘中,雕鹗在空中翱翔,身姿健美,
橘子和柚子的人家,在傍晚时分愈加深邃。
当年停泊在水边的,是谁放下小舟?
挑起灯火漫漫长夜,只有砧板声在耳边回响。
真正的和谐,才是彼此相连的音调,
萧瑟的蓬莱,仿佛是一曲琴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童凤诏,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与人事哲理,常融入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秋季,正是自然景色变换之际,诗人在此时感受到的宁静与思考,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续感秋 其一》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与人事感受的诗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开头的“平野苍茫绕紫岑”,展现了辽阔的秋天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感觉。诗人在高楼上俯瞰,感受到秋风的刺骨,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接下来的“风尘雕鹗摩空健,橘柚人家向晚深”,则是将自然与人居环境结合,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暗示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孤独。尤其是“泊渚当年谁放棹”,诗人追忆过去的宁静与快乐,似乎在反思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无奈。
最后的“成连方是真同调,萧瑟蓬莱一曲琴”,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通过音乐的意象表达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整首诗在描绘秋天的同时,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平野苍茫绕紫岑:描绘广阔的平原,突出自然的浩瀚,紫色山峰环绕,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
楼高不觉峭寒侵:高楼耸立,诗人却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秋寒的侵袭,表现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风尘雕鹗摩空健:雕鹗在空中翱翔,象征自由与生机,呼应了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活力。
橘柚人家向晚深:描绘人家傍晚的温馨,暗示生活的平凡与美好。
泊渚当年谁放棹:追忆过去的悠闲时光,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挑镫永夜但闻砧:挑起灯火,漫长的夜晚里,只有砧板声回响,暗示生活的琐碎与孤独。
成连方是真同调:真正的和谐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萧瑟蓬莱一曲琴:萧瑟的景象中,仿佛听到蓬莱的琴声,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与生活的琐碎,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平野苍茫绕紫岑”中的“苍茫”意指: A. 清晰 B. 广阔 C. 昏暗
“泊渚当年谁放棹”中的“放棹”指的是: A. 划船 B. 放弃 C. 旅行
诗的主要主题是: A. 爱情 B. 自然 C. 对生活的感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夜晚月光的描写,表达了思乡的情感;而童凤诏的《续感秋 其一》则通过秋日的景色,探讨了时光流逝与生活的哲理。两者都在不同的自然背景下表现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