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读汉留侯唐邺侯传》

时间: 2025-05-20 08:22:18

诗句

大道有消长,哲人在乘时。

身心役于物,出处失其宜。

缅彼子房贤,悠然使我思。

博浪报韩仇,英声震八陲。

密谋参帷幄,摧项如婴儿。

成功以告退,愿与赤松随。

从容儒者风,高踪谁可追。

长源旷代合,白衣帝者师。

二京恢复策,千秋竹帛垂。

谠议寤人主,骨肉无猜疑。

遐情寄放达,山巅与水湄。

汉唐两先生,令闻善保之。

托言养生术,罗网安所施。

神仙亦杳渺,功名不可羁。

遗编览夏日,绿叶亚槐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8:22:18

原文展示

读汉留侯唐邺侯传
作者: 阿克敦 〔清代〕

大道有消长,哲人在乘时。
身心役于物,出处失其宜。
缅彼子房贤,悠然使我思。
博浪报韩仇,英声震八陲。
密谋参帷幄,摧项如婴儿。
成功以告退,愿与赤松随。
从容儒者风,高踪谁可追。
长源旷代合,白衣帝者师。
二京恢复策,千秋竹帛垂。
谠议寤人主,骨肉无猜疑。
遐情寄放达,山巅与水湄。
汉唐两先生,令闻善保之。
托言养生术,罗网安所施。
神仙亦杳渺,功名不可羁。
遗编览夏日,绿叶亚槐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题是阐述历史哲学和个人理想的关系。诗中提到大道的消长,哲人要把握时机;身心都被物质所困,处事失去应有的宜当。回忆起子房(张良)的智慧,使我心生向往。他以博浪之计报仇于韩,声名远震四方。密谋于帷幄之中,轻易摧毁敌人如同对待婴儿。他成功后选择告退,希望与赤松子(道教高人)同游。儒者的风范从容不迫,谁能追及他的高远?历史长河中,白衣帝(刘秀)是受尊敬的老师。二京的恢复需要策略,千秋的竹帛记录下这一切。理智的讨论唤醒了统治者,亲人之间没有猜忌。情感寄托在高山与水边的景致中。汉唐两位伟人,声名显赫,善于保护自己的名声。托言养生之术,何处施展其罗网?神仙的存在亦模糊不清,功名无法束缚我。最后,遗留下的书籍在夏日里翻阅,绿叶如同槐树枝。

注释

  • 子房: 指张良,西汉初年的谋士,以智谋见长。
  • 博浪: 指博浪沙之事,张良为报仇而策划的行动。
  • 赤松: 指赤松子,古代道教高人,象征隐逸与超脱。
  • 白衣帝: 指刘秀,汉光武帝,以平民身份起家,恢复汉室。
  • 竹帛: 旧时记录历史的载体,代表历史记载。
  • 谠议: 正确的意见或讨论。
  • 罗网: 比喻复杂的事物或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阿克敦(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历史哲学。其诗风清新隽永,常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明清更替之际,社会动荡,诗人借古抒怀,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与对理想人物的崇敬。

诗歌鉴赏

《读汉留侯唐邺侯传》是一首充满历史哲理的诗作,通过对汉初智者张良及其他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到“大道有消长”,表明历史是变化的,而哲人需要在时势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诗人通过对张良的景仰,表现出对历史智慧的尊重,尤其是他以智谋与策划为武器,成功地为韩报仇,展现出一种英雄气概。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对儒者风范的赞美,强调了高尚品德与无私精神。在诗中,赤松子与白衣帝的提及,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高人理想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山水的自然美,又有历史人物的伟岸,形成强烈的对比与统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大道有消长: 指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2. 哲人在乘时: 有智慧的人要把握时机。
    3. 身心役于物: 受物质困扰,身心疲惫。
    4. 出处失其宜: 行为与环境不相适应。
    5. 缅彼子房贤: 想起张良的智慧。
    6. 博浪报韩仇: 张良用智谋报仇。
    7. 英声震八陲: 他的名声传遍四方。
    8. 密谋参帷幄: 在密室中策划。
    9. 摧项如婴儿: 比喻轻易击败对手。
    10. 成功以告退: 成功后选择隐退。
    11. 愿与赤松随: 希望与道士一起生活。
    12. 从容儒者风: 儒者的风范从容不迫。
    13. 高踪谁可追: 高尚的品德无人能及。
    14. 长源旷代合: 历史长河的汇聚。
    15. 白衣帝者师: 刘秀是尊敬的老师。
    16. 二京恢复策: 二京的恢复需要策略。
    17. 千秋竹帛垂: 记录历史的竹帛流传。
    18. 谠议寤人主: 理智的讨论唤醒统治者。
    19. 骨肉无猜疑: 家族之间没有猜忌。
    20. 遐情寄放达: 情感寄托在高山水边。
    21. 汉唐两先生: 赞美汉唐两位伟人的伟绩。
    22. 托言养生术: 讲养生之道的虚假。
    23. 罗网安所施: 复杂的环境如何施展。
    24. 神仙亦杳渺: 神仙的存在模糊。
    25. 功名不可羁: 功名无法束缚我。
    26. 遗编览夏日: 书籍在夏日翻阅。
    27. 绿叶亚槐枝: 绿叶如槐树的枝。
  • 修辞手法:

    • 比喻: “摧项如婴儿”,通过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敌人轻易被击败的情形。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 表达思想时使用排比,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对智慧、理想与高尚品德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流转与个人理想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子房: 代表智慧与谋略。
  • 赤松: 象征隐逸与逍遥。
  • 白衣帝: 代表历史上的英雄与成功者。
  • 竹帛: 象征历史的记载与流传。
  • 山巅与水湄: 自然的宁静与高远,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大道有消长”中的“消长”指什么?

    • A. 大道的变化
    • B. 大道的稳定
    • C. 大道的消失
    • D. 大道的扩展
  2. 诗中提到的“子房”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 A. 刘邦
    • B. 张良
    • C. 韩信
    • D. 司马迁
  3. 诗中“愿与赤松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 A. 追求功名
    • B. 希望隐居
    • C. 渴望权力
    • D. 追求财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 陶渊明
  • 《登高》-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登高》: 主题同样反映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但更加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无奈,情感基调略显沉重。
  • 《归园田居》: 强调隐逸与自然之美,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脱与追求,这与《读汉留侯唐邺侯传》的历史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清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历史人物与文学作品的交汇》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人集双藤书屋罗两峰曹友梅张水屋合作一图纪事 即事 忻州牧汪君 其二 忻州牧汪君 秋雨招蒲快亭小饮 夏夜悼亡 游张公洞二首 其二 游张公洞二首 其一 与沈仲律登大潮寺仍用前韵 陪庄孔旸游大潮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忠实心诚 面字旁的字 九洲四海 雨字头的字 力字旁的字 九年之蓄 宜结尾的成语 繁体12画的字有哪些?繁体12画汉字大全 民生国计 待时而举 康熙字典五行属土的字大全_属土汉字解析 器待 虾虹 包含贩的成语 流质 风的繁体字怎么写?风的繁体字书写教程 天神 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