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7:3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7:31:10
游洞霄登蓬山隐居
作者: 魏克愚 (宋代)
仙境孰为真,蓬山隐独清。
树林阴上下,楼观影峥嵘。
雨送流泉响,禽供捣药声。
何须天柱顶,身已在空明。
这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人问,哪个仙境才是真实的呢?蓬山的隐居处显得格外清幽。树林的阴影在上下交错,楼阁的影子显得高耸而壮丽。雨水伴随着流泉的响声,鸟儿的鸣叫如同在捣制药材。既然身心已经置身于如此空灵的境界,又何必要攀登天柱山的顶端呢?
这首诗通过对蓬山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诗的开头提出了“仙境孰为真”的问题,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思考。接着,诗人描绘了蓬山的清幽和自然的美好,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特别是“雨送流泉响,禽供捣药声”,自然的声音与鸟鸣交织,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交响乐,仿佛在诉说着隐者的宁静与安逸。最后一句“何须天柱顶,身已在空明”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境界的满意,暗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反映了隐士对名利的淡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理想追求,传递出一种淡雅、超然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仙境”指的是什么?
A. 现实世界
B. 理想的居所
C. 梦境
D. 旅行地
诗人对蓬山的态度是?
A. 渴望攀登
B. 满足于隐居
C. 感到无聊
D. 认为不真实
“雨送流泉响,禽供捣药声”中,“禽供”指的是什么?
A. 鸟类的鸣叫
B. 动物的吼叫
C. 人类的声音
D. 风的呼啸
答案:1.B,2.B,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