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1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16:11
原文展示:
寄怀二十首 其十九 赵蕃 〔宋代〕
剩水残山觉范诗,汎然孤棹去何之。 倚樯吟啸元无忤,谁信今朝无早炊。
白话文翻译:
在这片残破的山河中,我仿佛读到了范仲淹的诗篇,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独自驾着小舟,随波逐流,不知将去往何方。我倚着船桅,吟咏长啸,心中并无半点违和之感,但谁能相信,今天早晨我竟没有早饭可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著名诗人,与韩淲并称“上饶二泉”。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
创作背景: 此诗为赵蕃《寄怀二十首》中的第十九首,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残破山河的描绘,隐喻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而“汎然孤棹去何之”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孤独与无奈。首句“剩水残山觉范诗”,通过对残破山河的描绘,隐喻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同时引用了范仲淹的诗意,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与共鸣。次句“汎然孤棹去何之”,则进一步以孤舟漂泊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后两句“倚樯吟啸元无忤,谁信今朝无早炊”,通过对诗人自我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心态,同时也透露出生活的艰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体现了赵蕃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残破山河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诗中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同时也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剩水残山”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C. 诗人内心的孤独 D. 社会的繁荣
“汎然孤棹去何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憧憬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内心的迷茫与无助 D. 对现实的满足
诗中的“倚樯吟啸元无忤”展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现实的妥协 B. 对生活的厌倦 C. 超然物外的心态 D.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