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1:47
原文展示:
阳羡之水兮湍流喧豗,
砅崖转石兮万壑殷雷。
濑浅浅兮忽如泻,
畦碧绣兮溪罨画。
横山老人兮乐天无忧,
聊临睨兮夷犹。
揽芳茝兮大薄,
搴杜若兮汀洲。
摹写兮宝唾传,
悲壮兮又双琐。
沐发兮何必咸池,
濯吾缨兮水之湄。
乘月兮何必牛渚,
系吾舟兮水之浦。
吾之舟兮万斛有馀,
凌阳侯兮狎灵胥。
百尺揭兮帆席举,
撇旋捎濆兮无险阻。
傅说骑箕兮不可攀,
留此舟兮横山。
白话文翻译:
阳羡的水流湍急而响亮,
石崖间有雷声震动万壑。
浅浅的激流似乎突然倾泻,
碧绿的田畦如同绣画一般。
横山的老人乐天无忧,
闲暇时临窗观望,心境安宁。
我在广阔的草地上采摘香草,
在水边的洲滩上拔起杜若。
描摹传世的宝物,
虽悲壮却又独具韵味。
洗头发何必去咸池,
我在溪边洗净衣襟。
在月下何必去牛渚,
我把船系在水边的浦岸。
我的船载着万斛的余粮,
在阳光下与灵胥嬉戏。
百尺高的帆席扬起,
水波荡漾,无险阻的旅程。
傅说骑着箕斗,难以攀登,
不如在这里留下我的舟。
注释:
- 阳羡:指阳羡地区,今江苏宜兴,因水美而闻名。
- 湍流:水流急促而喧哗。
- 砅崖:指石头的悬崖。
- 濑:水流急的地方。
- 汀洲:水边的小洲。
- 傅说:古代传说中贤者,骑乘箕斗,象征追求理想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横山堂三章”是葛立方在游览阳羡时写的,诗中描绘了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阳羡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水流的急促、田园的美丽以及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水流声与光影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多次提及“舟”,象征着自由与流动,显示出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乐观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田园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阳羡之水兮湍流喧豗:描绘阳羡的水流急促而喧闹,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砅崖转石兮万壑殷雷:水流在石崖间回旋,仿佛雷声在山谷间响起,增添了气势。
- 濑浅浅兮忽如泻:水流在浅滩处突然倾泻而下,形象生动。
- 畦碧绣兮溪罨画:溪边的绿田如同绣品一般,美丽而生动。
- 横山老人兮乐天无忧:描写横山的老人,象征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 聊临睨兮夷犹:他悠闲地眺望,心境安宁。
- 揽芳茝兮大薄:在草地上采摘香草,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
- 搴杜若兮汀洲:在水边的洲滩拔起杜若,增添了自然的诗意。
- 摹写兮宝唾传:描绘传世之宝,虽悲壮却有趣味。
- 沐发兮何必咸池:洗头发不必去咸池,表明自然的惬意。
- 濯吾缨兮水之湄:在溪边洗净衣襟,体现对生活的恬淡。
- 乘月兮何必牛渚:在月下享受宁静,不必寻求名胜。
- 系吾舟兮水之浦:把船系在水边,表现对自然的依恋。
- 吾之舟兮万斛有馀:船上载着多余的粮食,象征富裕。
- 凌阳侯兮狎灵胥:在阳光下与水中灵胥嬉戏,表现自由的乐趣。
- 百尺揭兮帆席举:高高的帆席扬起,象征出发和希望。
- 撇旋捎濆兮无险阻:水波荡漾,旅途无阻,表现了生活的畅快。
- 傅说骑箕兮不可攀:傅说虽贤明但难以攀登,象征理想的追求难度。
- 留此舟兮横山:在此留下我的船,表达对横山的依恋和对生活的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田畦比作绣画,突出了自然的美。
- 拟人:水流和风声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如“沐发兮何必咸池,濯吾缨兮水之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题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生命、流动与自由。
- 舟:象征自由、冒险与宁静的生活。
- 山:象征稳重、宁静与自然的庇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阳羡之水”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水?
-
诗中“傅说骑箕”象征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理想难以实现
- C. 自我陶醉
-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 A. 江苏
- B. 理想难以实现
- B. 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的作品,展现出与自然的和谐。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苏轼的作品,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本诗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葛立方侧重于生活的悠然与对自然的亲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