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5:20
感遇
作者: 王翱 (明代)
忆昔趋朝著紫衣,
宫花汗漫柳依稀。
寻思浦口珠何在,
转觉蕉中鹿已非。
沈约空成移带瘦,
陈平自得食糠肥。
世间荣落真常事,
只在吾侪早见机。
回想昔日我身穿紫衣匆匆赴朝,
宫中的花儿满是汗水,柳树也显得稀疏。
我思索着浦口的珍珠在哪里,
却发现蕉丛中的鹿已经不再。
沈约空自为人瘦,
而陈平却能享受食糠的肥美。
世间的荣华富贵、兴衰成败本是常事,
只在于我们这些人能否早早看清时机。
作者介绍:王翱,明代诗人,擅长古诗,诗风清新、含蓄,有较强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翱经历了官场的沉浮后,借古人事例,反思人生的荣落与机遇,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
《感遇》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世事的无常与人生命运的变化。开篇提到“忆昔趋朝著紫衣”,这里的“紫衣”象征着权力与地位,显示出作者曾经的辉煌。而“宫花汗漫柳依稀”则透出一种繁华已逝的悲凉感,仿佛在暗示着过往的美好已不再。接下来,诗人又用“寻思浦口珠何在,转觉蕉中鹿已非”来表达对失去的珍贵事物的追忆,这不仅是对物质的怀念,也是对时间流逝与人生变迁的感慨。
后四句中,诗人引入沈约与陈平的典故,强调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处境带来的不同结果。沈约虽有才华,却未能把握时机,生活潦倒;而陈平则善于抓住机会,即使食糠也能活得滋润。最后一句“世间荣落真常事,只在吾侪早见机”则是总结,既是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沈约与陈平两者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哲理。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了识别机遇的重要性,启发读者珍惜眼前的机会。
“紫衣”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美丽
D. 生命
沈约和陈平的对比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友情
B. 名声
C. 人生的机遇
D. 诗歌的风格
诗中“世间荣落真常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过往的怀念
D.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