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已凉》

时间: 2025-04-26 00:03:33

诗句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3:33

原文展示:

碧阑干外绣帘垂,
猩血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
已凉天气未寒时。

白话文翻译:

在碧绿的栏杆外,绣帘轻垂,
鲜红的屏风上,绘有折断的花枝。
八尺长的龙须绣锦褥已经凉了,
天气虽然尚未寒冷,却已感到一丝凉意。

注释:

  • 碧阑干: 碧色的栏杆,表示优雅的环境。
  • 绣帘: 精美的绣花窗帘,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 猩血: 鲜红色,形容颜色鲜艳如血。
  • 屏风: 用于隔断空间或装饰的家具。
  • 折枝: 画中折断的花枝,象征凋零与失落。
  • 八尺龙须: 指一种特定的锦褥,形状如龙须,象征富贵。
  • 已凉天气: 指已经感受到一丝凉意的天气。

典故解析:

该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精美的室内环境与逐渐变凉的气候,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约820-887年),字宗悫,号青山,唐代诗人,工于诗歌,尤以绝句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情,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已凉》创作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但文化仍在复苏。诗人通过描写细腻的室内景象与外界天气的变化,反映出个人内心的感受,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已凉》是一首典型的七言绝句,展现了韩偓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典雅的室内环境:碧阑干、绣帘、猩血屏风,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之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屏风上“画折枝”的意象,似乎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的短暂。后两句将场景转向外部,提到“已凉天气未寒时”,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气候变化中,传达出一种微妙的忧伤和对时光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描绘,更有对人事的思考,带有淡淡的哀愁,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第一句,“碧阑干外绣帘垂”,描绘出一个静谧而优雅的室内环境,暗示着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第二句,“猩血屏风画折枝”,通过折枝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叹。
  • 第三句,“八尺龙须方锦褥”,强调了生活的富贵与奢华,但又与后文的“凉”形成对比,暗示着富贵之下的孤独。
  • 第四句,“已凉天气未寒时”,表达了对生命转瞬即逝的深刻感受,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冷,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折枝、龙须、绣帘等意象生动,构建起丰富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通过细腻的环境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分析:

  • 绣帘: 象征着生活的富贵与美好。
  • 折枝: 隐喻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龙须锦褥: 代表着奢华的生活,但同时也隐含着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猩血”指的是什么颜色?

    • A. 绿色
    • B. 红色
    • C. 蓝色
  2.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 A. 自然景色
    • B. 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
    • C. 友情
  3. “已凉天气未寒时”中“已凉”表达的情感是?

    • A. 喜悦
    • B. 愤怒
    • C. 哀伤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韩偓的《已凉》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然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十一首·杭沪道中所闻 其九 浣溪沙 贺狄巽公长郎九乾新婚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春城即事 浣溪沙 浣溪沙 硕果亭看花,和叙甫韵 浣溪沙 其二 新月 浣溪沙 杜鹃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皿字底的字 决狱断刑 盛价 香字旁的字 家徒四壁 如丘而止 廉隅 耳字旁的字 孤子 精唇泼口 乚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凛然不可犯 讵敢 踞炉炭上 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