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0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06:53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天的城市里到处都是飞舞的花瓣,寒食节的东风轻轻吹拂着斜垂的柳枝。黄昏时分,汉宫中传来蜡烛的光辉,轻烟飘散到五侯的家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传说与介之推有关。介之推为了保护晋文公,隐居山中,文公登基后想要奖励他,但他选择了隐退。文公为了纪念他,下令每年寒食节禁止生火。蜡烛和轻烟的意象则与古代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象征着家庭的温暖和安宁。
作者介绍
韩翃,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680年,卒于743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主,兼具抒情和叙事的特色。
创作背景
《寒食》创作于寒食节前后,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节日的氛围。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生命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韩翃的《寒食》巧妙地将春天的美景与节日的氛围结合在一起。诗的前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飞花的意象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而东风与柳树的结合则更显得春天的柔美。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则通过日暮时分的蜡烛光辉,营造出一种朦胧浪漫的氛围,蜡烛的温暖与轻烟的飘散象征着家庭的团聚与静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春季的繁华与节日的宁静,同时也隐含着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对社会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的赞美和对人情的思考。通过描绘春城的美丽和寒食节的传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团聚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寒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韩翃
C. 杜甫
D. 白居易
“寒食东风御柳斜”中的“御柳”指的是什么?
A. 柳树被风吹动
B. 柳树开花
C. 柳树被人修剪
D. 柳树枯萎
诗中提到的“五侯”所指的是?
A. 五位王子
B. 五位侯爵
C. 五位将军
D. 五位文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韩翃的《寒食》与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韩翃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和节日的氛围,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社会背景。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寒食》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