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4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49:32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
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
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
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长安的九个城门之间的道路上,五个侯爷的家都在戚里。
结束了平乐的行程,连绵的道路通向狭窄之处。
高楼临近远处的水面,回廊通向繁花似锦的景象。
唯独看到相如的宅邸,蓬草覆盖的门庭度过岁月的华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皇甫冉是唐代的诗人,生平较少资料,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才子佳人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长安,诗人描绘了长安的繁华与人事的变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个人的情感纠葛。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的繁华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和对人情的感慨。首句“长安九城路”开篇即引人入胜,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象征着权力与富贵。接着“戚里五侯家”,诗人提到的侯爷显然是社会上层的象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结束趋平乐”中,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联翩抵狭斜”,却又有些许无奈与孤独。后两句中的“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则描绘了长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诗人在享受繁华的同时,似乎也在思考生命的意义。最后一联“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虽然繁华依旧,真正的才华却隐匿在这蓬草门后,展现出一种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在繁华与孤独之间的思考,既有对社会繁荣的赞美,也有对隐世才子的敬仰,反映了诗人在长安的生活感悟与对人世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长安的象征是什么?
a) 贫穷
b) 繁华
c) 寂静
“唯见相如宅”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司马相如
c) 杜甫
诗中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词语是:
a) 豪华
b) 蓬门
c) 花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皇甫冉的《长安路》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壮丽的景色与人文情怀,但《长安路》更侧重于社会关系与个体感悟,而《登鹳雀楼》则更强调自然景观之壮阔,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视角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