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琉球竹枝词 其六》

时间: 2025-05-01 18:14:03

诗句

庙门斜映虹桥路,海鸟高巢古柏枝。

自是岛夷知向学,三间瓦屋祀宣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4:03

原文展示:

庙门斜映虹桥路,海鸟高巢古柏枝。自是岛夷知向学,三间瓦屋祀宣尼。

白话文翻译:

庙门斜斜地映照着通往虹桥的路,海鸟在古老的柏树枝头高高筑巢。这里的岛民自然懂得要向学,三间瓦屋里供奉着孔子。

注释:

  • 庙门:指祭祀的庙宇的门。
  • 斜映:斜斜地照射,形容光线的方向。
  • 虹桥路:指通往虹桥的道路。
  • 海鸟:生活在海边的鸟类,象征自然的和谐。
  • 高巢:鸟在高处筑巢,象征安全与安宁。
  • 岛夷:指岛上的人民,含有对他们的亲切感。
  • 向学:学习、求知的意思。
  • 三间瓦屋:三间用瓦片盖的房屋,形容简朴的生活。
  • 祀宣尼:祭祀孔子,表达对孔子的尊敬。

典故解析:

  • 孔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提倡学习与教育。诗中提到孔子,强调了岛民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麟焻,清代诗人,以其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结合地方特色,展现独特的文化氛围。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琉球群岛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诗中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表现了当地人民对知识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琉球竹枝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琉球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首句“庙门斜映虹桥路”,通过庙门与虹桥的结合,展现了宗教信仰与自然环境的交融。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海鸟在古柏上高高筑巢,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安宁,这也反映了岛上自然环境的优美。最后两句“自是岛夷知向学,三间瓦屋祀宣尼”,则转入人文思考,强调岛民对学习的重视,表现出一种向上的精神追求。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琉球的独特魅力,展现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统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庙门斜映虹桥路:庙门的光影斜斜地照在通往虹桥的道路上,暗示着宗教与自然的交融。
  2. 海鸟高巢古柏枝:海鸟在古老的柏树上筑巢,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美。
  3. 自是岛夷知向学:这里的岛民自然而然地懂得要学习,反映出他们的智慧与求知欲。
  4. 三间瓦屋祀宣尼:那三间用瓦片构成的房屋中,供奉着孔子,表现出对知识的尊重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使用了对仗的修辞,使得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 意象:通过“庙门”、“虹桥”、“海鸟”、“柏枝”等意象,构建了一个生动的自然与人文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反映了琉球人民追求进步与和谐共处的精神。

意象分析:

  • 庙门:象征着宗教与文化的传承。
  • 虹桥: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的道路。
  • 海鸟:象征着自由与安宁。
  • 古柏:象征着历史与传统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庙门”象征什么? A. 自然环境 B. 文化与信仰 C. 教育

  2. 诗中“海鸟高巢”表现了什么意象? A. 繁荣与安宁 B. 旅行的渴望 C. 战争的残酷

  3. 诗中提到的“宣尼”指的是谁? A. 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可以与其他描写自然的诗歌进行对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琉球竹枝词》更加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 《中华诗词大典》
  • 《清代诗人研究》
  • 《琉球文化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舍感秋 和张倅湖上十绝 同官游赤松二首 其二 晚步阡陌见水珠逡逡上沿苗叶月华露彩相映清发倘非真在田间孰知此趣因赋 其一 八咏楼 归括苍和杨嗣之吏部烟雨楼韵四首 其二 余方悼亡适山圃牡丹芍药盛开赋长句 乙卯种牡丹 人送岩桂二首 归括苍和杨嗣之吏部烟雨楼韵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弋字旁的字 包含壮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军须 各霸一方 授柄于人 还魂秀才 不待蓍龟 未焚徙薪 生字旁的字 笃密 郑君里 过屠大嚼 清词丽句 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