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琉球竹枝词 其二》

时间: 2025-05-03 18:33:16

诗句

徐福当年采药余,传闻岛上子孙居。

每逢卉服兰阇问,欲乞嬴秦未火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3:16

原文展示:

徐福当年采药余,
传闻岛上子孙居。
每逢卉服兰阇问,
欲乞嬴秦未火书。

白话文翻译:

徐福当年在这片土地上采药,
据说这里是他的后代所居。
每当我看到身着花卉衣服的兰阇,
我就想向他索取与秦始皇有关的书信。

注释:

  • 徐福: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秦始皇时期的道士,曾被派往海外寻找长生不老药。
  • 兰阇:指的是琉球地区的居民,可能是特指某种服饰或地域特色。
  • 嬴秦:指的是秦始皇,嬴姓的秦国君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皇帝。
  • 火书:可能指的是一些重要的文书或信件,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麟焻,清代诗人,生活于清朝时期,作品多以琉球为题材,常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他的诗作语句清新,富有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琉球与中国的文化交流频繁,诗中提到的徐福传说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传说的关注与传承,也表达了对文化认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琉球竹枝词 其二》通过徐福的传说,勾勒出琉球岛上的历史与人文景观。诗的开头提到徐福采药的情景,暗示着这片土地曾经与中国有着深厚的联系。诗人通过“传闻岛上子孙居”表达了对徐福后裔的怀念,体现了对历史的追溯与关注。

接下来的“每逢卉服兰阇问”描绘了与当地居民的互动,生动地展现了琉球的自然与人文风情。诗中的“欲乞嬴秦未火书”则表现了诗人对文化的渴望,期盼能得到与秦始皇相关的文献,反映了对历史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融汇了历史、自然与人文的多重意象,展现了琉球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徐福当年采药余:提到徐福的历史背景,暗示了这片土地的药材丰富。
  2. 传闻岛上子孙居:说明徐福的后代仍在此地生活,体现了历史的延续。
  3. 每逢卉服兰阇问:描绘与当地居民的亲切交流,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4. 欲乞嬴秦未火书: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渴求,反映出诗人的求知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徐福与岛上居民的关系比作历史的传承。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表达了对先辈的追忆和对知识的渴望,展现了诗人与琉球土地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徐福:象征着历史与传承。
  • 兰阇:代表着琉球的文化和土著身份。
  • 卉服:体现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徐福的历史背景与哪位皇帝有关? A. 汉武帝
    B. 秦始皇
    C. 唐太宗
    D. 明成祖

  2. 兰阇指的是: A. 古代的书籍
    B. 琉球的居民
    C. 一种植物
    D. 风俗节日

  3. 诗中提到的“火书”可能指的是: A. 知识的传承
    B. 战争的记录
    C. 重要的文书
    D. 诗人的创作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琉球竹枝词 其一》:同样展现琉球的风土人情。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林麟焻的《琉球竹枝词》与王维的《鹿柴》,均以自然与人文为主题,前者关注历史传承,后者则着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古诗鉴赏辞典》
  • 《琉球历史文化研究》
  • 《清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元夕陪司农公观灯小饮 满庭芳·寄感 满庭芳 寿姚芷陔通守母夫人八十 满庭芳 赠莱阳县众醮首 满庭芳 自题《再来缘》乐府 满庭芳 遇丁闇公于地山师座上赋赠 满庭芳 满庭芳 留别无瑕词史 见汤漱玉《玉台画史》 满庭芳 满庭芳 其九 自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菩萨心肠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雨字头的字 举世莫比 鼓字旁的字 牵心挂肚 铁缠矟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没斤没两 衰灯 外子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割据称雄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包含责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缩的词语有哪些 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