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50
修径转岩阿,危亭临木杪。
清明江练直,紫翠山屏绕。
林蛮献厅秀,图画极天巧。
松杉韵轻风,笙箫奏云表。
心知游鱼乐,目送飞鸿杳。
浮生黄粱梦,幻事何时了。
惟应观胜妙,坐可清纷扰。
岂须登泰山,闲看诸峰小。
这首诗描绘了妙峰寺周围的景致,诗人漫步在蜿蜒的小径上,走到悬崖边的高亭,亭子临近树梢,俯瞰清澈的江水如绸带般直流而过,四周的山峦如屏障般环绕。林间的风景美不胜收,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松树和杉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奏响笙箫的乐曲,悠扬地飘散在云端。诗人心中明白,游动的鱼儿是多么快乐,而目送那飞翔的鸿雁逐渐消失在天边。人生如梦,像黄粱美梦般短暂,世间的幻事何时才能结束呢?不过应当细细观赏这大自然的胜景,坐下来心无纷扰。何必非要攀登泰山,以此来俯瞰其他山峰的渺小呢?
“浮生黄粱梦”出自《庄子》,意指人生如梦,短暂而虚幻,常用来形容人生的无常与虚幻。
王古,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对山水的热爱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这首《妙峰寺》诗写于诗人游览妙峰寺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展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态,认为真正的美在于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妙峰寺》是一首典雅的山水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妙峰寺周边的自然风光。诗的开头用“修径转岩阿”描绘了通向寺庙的小径,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接着“危亭临木杪”描绘了亭子高悬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高度和远眺的向往。接下来对江水和山色的描写,色彩鲜明且富有层次感,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力。
诗中“林蛮献厅秀,图画极天巧”一句,揭示出自然之美如同艺术品,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后来“松杉韵轻风,笙箫奏云表”,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仿佛自然中的一切都在共鸣。
“心知游鱼乐,目送飞鸿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灵的理解,游鱼的快乐与飞鸿的远去,暗示着生命的自由与孤独。最后几句则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认为浮生如梦,不必执着于高峰的攀登,宁静的观赏更能让心灵得到满足。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言简意赅却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展示了诗人超脱的心境与对自然的无尽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游鱼”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忧愁
D. 孤独
“浮生黄粱梦”出自哪个典故?
A. 《红楼梦》
B. 《庄子》
C. 《楚辞》
D. 《论语》
诗人认为,观赏自然的胜景比什么更重要?
A. 攀登高峰
B. 旅行
C. 读书
D. 交友
答案:1. A;2. B;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