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8:58
行路难六首感事作 其六
作者:胡应麟
君不见海中鳄,利齿如山逞凶虐。
君不见穴中狼,巨口如城当道傍。
君子好生戒苛慝,小人毒害盈刚肠。
积尸累累血成堑,意气扬扬了不变。
神人共愤罪恶盈,百骸分裂宇宙腥。
君不见董卓然脐侯景灭,万古元凶戒车辙。
你难道没有看到海中的鳄鱼吗?它的利齿如山般锋利,肆意凶残。
你难道没有看到洞中的狼吗?它的巨口像城墙一样,威胁着路旁的行人。
君子喜欢生命,警惕那些狠毒的恶行;小人则充满毒害,满腔怨恨。
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成堑,然而人们的意气却依然不变。
神明与人共同愤怒,世间罪恶满盈,尸骸分散,宇宙充满腥气。
你难道没有看到董卓与侯景的灭亡吗?他们是万古的元凶,值得后人警戒。
胡应麟,明代著名学者、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常以激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
《行路难六首》是胡应麟在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创作的,特别是对历史上诸如董卓、侯景等人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正义的追求。
这首诗以强烈的视觉形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社会的黑暗面,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历史的深刻观察。通过对比凶猛的鳄鱼和狼,诗人强调了社会中存在的恶性力量,对君子与小人的对照更是揭示了道德的沦丧。诗中提到的“积尸累累”以及“百骸分裂”,不仅展现出战争带来的惨烈景象,更反映了人们在苦难面前的无奈与绝望。最后的历史典故则警示后人,提醒人们要警惕历史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激昂,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切与对未来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君子”应当如何对待恶行?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积尸累累”是形容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董卓和侯景是历史上的贤臣 (对/错)。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相似题材下的不同表现,胡应麟更倾向于揭露社会的黑暗面,而李白和杜甫则更强调个人的苦难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