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1:08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秋夜的情景。清晨的凉风吹拂着长长的竹席,空荡荡的城市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星空下,一只孤雁飞过,夜晚的声音中传来千家万户的砧杵声。节气已经渐晚,心中所盼的安静时光似乎也被拖延了。往日吟诵的美好诗句,此刻已被不知不觉间的乌鸦啼声打断。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思。
韩翃(约公元730年-公元787年),字孟谦,唐代著名诗人,因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感。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创作于韩翃与友人程延秋的交往中,诗中表现出作者对友人赠诗的回应,结合秋夜的静谧,体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索。开头的“长簟迎风早”便营造了一个清晨的场景,给人以清新、凉爽的感觉;接着“空城澹月华”则引入了城市的宁静与月光的柔和,使得整首诗的基调开始渐渐沉淀。星河与孤雁的意象交织,展现了秋天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后半部分则通过“砧杵夜千家”的描写,体现了人们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人间烟火气息。最后两句,诗人由外景回归内心,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与对美好诗句的追忆,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又淡淡忧伤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友情和文学的珍视,传达了宁静而又淡淡的忧伤。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长簟迎风早”中“长簟”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砧杵”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