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7:5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7:58:22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我不知道香积寺,走了几里路才进到云雾缭绕的山峰。
古老的树林中没有人走的小路,深山中不知哪里传来钟声。
泉水的声音在危石旁哽咽,阳光照射在青松上显得冷清。
黄昏时分,空荡荡的潭水弯曲,安静地禅修以制伏心中的毒龙。
“安禅”是佛教用语,指通过静坐禅修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智慧;“毒龙”则比喻人们内心的烦恼、欲望和执念,常常被视为心灵的障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简州,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因其诗歌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且多表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被誉为“诗佛”。
《过香积寺》创作于王维晚年,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水时的所感所思,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过香积寺》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寺庙的宁静之美,表达诗人内心追求的禅意和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之作。诗中先以“数里入云峰”引出整首诗的环境,接着通过“古木无人径”突出环境的清幽与寂静,展现出一个人独自漫游的孤独感。随之而来的钟声、泉水、阳光与潭水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清幽与孤寂的情感。最后一句“安禅制毒龙”更是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禅修来超越内心烦恼的心愿。这种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内心情感的方式,正是王维诗歌的典型风格,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和与超然境界的追求,体现了王维作为“诗佛”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不知香积寺”中的“香积寺”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寺庙
b) 一座山
c) 一条河
诗中“安禅制毒龙”中的“毒龙”比喻的是?
a) 自然的力量
b) 内心的烦恼
c) 外在的敌人
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是?
a) 哀伤
b) 宁静
c) 激昂
以上内容提供了《过香积寺》这首诗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王维的诗歌艺术与思想。
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 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 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寒冷。 黄昏时来到空潭隐蔽之地,安然地修禅抑制心中毒龙。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钟:寺庙的钟鸣声。 泉声咽(yè)危石,日色冷青松。咽:呜咽。危:高的,陡的。“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冷青松:为青松所冷。 薄暮空潭(tán)曲,安禅制毒龙。薄暮:黄昏。曲:水边。“安禅”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安禅: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