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41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提到,寂寞的日子到底还在等什么呢?每天都在无趣地回到自己的居所。想要去寻找那芳草,但又舍不得与老朋友分离。在路上又有谁能借我一臂之力呢?知音在这个世上实在是稀少。也许我应该守着这份寂寞,紧紧关上故园的门。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其诗歌以自然风光和幽静情怀著称,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孟浩然即将离开王维,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和对孤独的感叹。唐代是一个文人交往频繁的时代,诗人之间的友情尤为深厚。
这首《留别王侍御维》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开篇的“寂寂竟何待”,直白地道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似乎在询问这份寂寞究竟要等待什么。接下来的“朝朝空自归”,反映出诗人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揭示了其内心的空虚。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中,芳草象征着希望和美好,诗人渴望追寻新的事物,但又因与友人的离别而感到犹豫和不舍,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纠结。接着,诗人提到“当路谁相假”,引发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理解的稀有。
最后两句“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则是诗人对未来的选择,似乎选择了守住内心的孤独,闭上故乡的门,象征着对过去的告别。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主题围绕着友情与孤独,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与人世间知音的稀缺。诗人通过对离别的感慨,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中“芳草”象征什么?
诗人提到“知音世所稀”,意思是: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1. A;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