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7:26
作者: 王维 〔唐代〕
类型: 五言律诗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太乙山靠近天都,连绵的山脉与海角相接。
白云在回望中交汇,青色的雾霭看上去无边无际。
分隔的山峰在变化,阴晴的山谷各有不同。
想投宿于人家,隔着水向樵夫询问。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太乙”与道教文化有密切关系,常用来象征追求仙道与隐居生活。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维晚年,正值其隐居在终南山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王维的《终南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开篇“太乙近天都”便点明了地理位置与神秘色彩,结合“连山接海隅”,构建出一幅辽阔的自然画卷。诗中“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则通过极具动感的描写,表现出云雾变幻的无常,展现出一种恬静而又悠远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是外在的自然景致,更是内心的宁静与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接下来的“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描绘了山峰的多样性与变化,同时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阴晴变化和人生的无常。而最后一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把诗的情感引向人际关系的温暖,表达了对人情的向往和对归宿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哲理的自然世界,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白云回望合”与“青霭入看无”的对仗构成,使诗句更加和谐。意象的运用也极具表现力,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生动与变化。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测试:
“太乙近天都”中“太乙”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座山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答案: A
诗中提到的“樵夫”代表什么?
A. 砍柴的人 B. 渔夫 C. 诗人
答案: A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
A. 对战争的怀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