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7:0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7:00:57
近寒食雨草萋萋,
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
杜鹃休向耳边啼。
接近寒食节,细雨滋润着草地,
麦苗在风中摇曳,柳树映照在堤岸。
我虽有家可归,但却未能回去,
杜鹃鸟儿,别在我耳边啼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连,传统上人们在这段时间进行扫墓祭祖,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杜鹃鸟在古代诗文中常被用来象征哀伤和离别。
作者介绍:
该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唐代诗人,唐代是中国古代诗词发展的高峰时期,诗人们通过诗歌表达情感、描绘自然、抒发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寒食节前后创作,诗人身处异乡,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唐代社会动荡与人心的漂泊,常使诗人们产生归属感缺失的情绪。
这首《杂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绘,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乡的情感。诗的开头“近寒食雨草萋萋”,展现了春雨后的草地生机勃勃,然而这种生机的背后却蕴含着诗人心中的失落与无奈。接下来的“著麦苗风柳映堤”,描绘了生机盎然的田野风景,似乎在映衬着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对家庭的眷恋。
“等是有家归未得”,直白地表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归家的渴望,这种情感在诗中尤为突出,正是这种情感的纠结,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杜鹃休向耳边啼”,杜鹃的啼叫在古代常被视为相思之声,这里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仿佛在叮嘱这只鸟儿不要再提醒他那份无奈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人事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唐代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缺失,借助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漂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寒食”节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春节
B. 清明前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诗中提到的“杜鹃”鸟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离别与思乡
C. 富饶
D. 恋爱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象表达思乡之情?
A. 风雪
B. 雨草
C. 冰霜
D. 晴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 这是为什么呵,我却有家归去不得?杜鹃呵,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