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桃花溪》

时间: 2025-04-25 17:31:08

诗句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31:08

原文展示: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白话文翻译:

隐约可见的桥梁隔着薄薄的野外烟雾,
我在石矶的西边询问那只渔船。
桃花伴随着流水在日间随风飘荡,
那洞穴隐藏在清澈的溪水边缘又在何处呢?

注释:

字词注释:

  1. 隐隐:模糊可见的样子。
  2. 飞桥:悬在空中的桥,形象生动。
  3. 野烟:自然中升起的烟雾。
  4. 石矶:石头的岸边。
  5. :询问,探询。
  6. 渔船:捕鱼的船只。
  7. 桃花:桃树开花的花朵,象征春天和美好。
  8. 尽日:整天,整个白天。
  9. 随流水:随着水流漂浮,给人一种轻盈感。
  10. :岩石或山体中的洞穴。
  11. 清溪:清澈的溪流。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而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桃花和溪水的美好意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旭,字公襟,号醉翁,唐代著名诗人,以草书闻名,诗风豪放,擅长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桃花溪》写于唐代,正值诗人张旭创作的高峰期,诗人常游历于山水之间,对自然的描写和对生活的感悟成为其创作的重要内容。该诗借桃花和溪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桃花溪》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诗作,张旭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的开头“隐隐飞桥隔野烟”就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接着,诗人通过“石矶西畔问渔船”的描写,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渔船的存在暗示了人类在自然中的一种依存关系。第三句“桃花尽日随流水”则将桃花与流水结合,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桃花随着水流飘荡,象征着春天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洞在清溪何处边”则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洞穴的隐秘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神秘,仿佛在暗示生活中的美好往往隐藏在不易察觉之处,鼓励人们去探索与发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隐隐飞桥隔野烟”:描绘了远处的桥梁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表现了自然的神秘。
  2. “石矶西畔问渔船”:诗人站在石岸上,询问渔船,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渔船的存在也暗示了生活的气息。
  3. “桃花尽日随流水”:桃花在流水中随波漂流,象征着春天的流逝和生命的流动,给人一种愉悦和惆怅的感受。
  4. “洞在清溪何处边”:提出了一个问题,洞穴的隐秘让人好奇,象征着生活中的未知与探索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桃花随流水”表现了生命的流动。
  • 拟人:桃花似乎在与流水对话,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读来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崇敬,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流动与变化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桃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希望。
  2. 溪水:流动的象征,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3. 渔船:人与自然的连接,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朴实。
  4. 洞穴:隐秘与探索,象征着生活中的未知与奥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隐隐飞桥隔野烟”的意思是?

    • A. 桥梁清晰可见
    • B. 桥梁在烟雾中模糊
    • C. 桥梁完全消失
    • D. 桥梁被大雨淹没
  2. 填空题:诗中“桃花尽日随__”的意思是桃花跟随水流漂流。

  3. 判断题:诗中的“洞在清溪何处边”暗示了生活的美好总是显而易见的。(对/错)

答案:

  1. B
  2. 流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桃花溪》与《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桃花溪》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流动,而《山居秋暝》则注重秋天的宁静与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旭诗文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桃花溪两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写远景: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读者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那“问”字便脱口而出。   “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三、四句,是问讯渔人的话:但见一片片桃花瓣随着清澈的溪水不断漂出,却不知那理想的世外桃源洞在清溪的什么地方呢?这里,桃源洞的美妙景色,是从问话中虚写的,诗人急切向往而又感到渺茫难求的心情,也是从问话中委婉含蓄地透露出来的。   七言绝句篇幅短小,要做到情韵悠长,意境深邃,除了讲究炼字琢句外,更要求构思的巧妙。张旭作为盛唐的一位七绝名家,是很善于构思的。这首诗从远到近,正面写来,然后用问讯的方式运实入虚,构思布局相当新颖巧妙。作者的笔触又轻快洒脱,对景物不作繁琐的描写,不敷设明艳鲜丽的色彩,对《桃花源记》的意境也运用得空灵自然、蕴藉不觉,从而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相关查询

寄山中王参 冬夜送人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赠卢明府闲居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闲云 寒食日怀寄友人 送人归华下 送泰禅师归南岳 红蔷薇花 友人寒夜所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贵妃粉 四字加一笔变新字_四字加笔画的汉字汇总 馬字旁的字 坚提的字有哪些?带坚提的汉字大全 齊字旁的字 洋漆马桶 己字旁的字 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六脉调和 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田减一笔常用字汇总_田字减笔画汉字详解 带有亻字旁的字有哪些 二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髭蟾 另当别论 三框儿的字 小杖 跋山涉川 院画 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