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冬至赠潘郎二首》

时间: 2025-04-26 03:51:27

诗句

荻篱茅屋柯山下,卖饼归来也作冬。

不见长安竞时节,车如流水马如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27

原文展示:

荻篱茅屋柯山下,卖饼归来也作冬。 不见长安竞时节,车如流水马如龙。

白话文翻译:

在柯山脚下,荻篱围绕的茅屋旁,卖饼归来,也迎来了冬天的到来。 看不到长安城中的繁华竞逐时节,只见到车马如流水般穿梭,马匹如龙般奔腾。

注释:

  • 荻篱:用荻草编成的篱笆。
  • 柯山:具体山名,此处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卖饼:指卖饼的小贩。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繁华的都市。
  • 竞时节:指繁华热闹的时节。
  • 车如流水马如龙:形容车马众多,交通繁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可能是张耒在冬至时节,感受到乡村与都市的不同氛围,从而抒发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的乡村景象,通过对比乡村的宁静与都市的繁华,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都市喧嚣的疏离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至时节的乡村景象,通过“荻篱茅屋”和“卖饼归来”的意象,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简朴。后两句通过“不见长安竞时节”和“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对比,突出了都市的繁华与喧嚣。整首诗情感平和,通过对乡村与都市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都市生活的疏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景象,荻篱茅屋体现了乡村的简朴。
  • 第二句通过“卖饼归来”的动作,暗示了冬至的到来,也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
  • 第三句通过“不见长安竞时节”表达了作者对都市繁华的疏离感。
  • 第四句用“车如流水马如龙”形象地描绘了都市的繁忙景象。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乡村与都市的对比,突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
  • 比喻:“车如流水马如龙”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都市的繁忙。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与都市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都市喧嚣的疏离感。

意象分析:

  • 荻篱茅屋:象征乡村的简朴与宁静。
  • 卖饼归来: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
  • 车如流水马如龙:象征都市的繁华与繁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荻篱茅屋”象征什么? A. 都市的繁华 B. 乡村的简朴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生机

  2. “车如流水马如龙”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乡村的宁静 B. 都市的繁忙 C. 山间的清幽 D. 湖边的平静

答案: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比自然与都市,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冬至赠潘郎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但张耒的诗更多了一层对都市繁华的疏离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创作环境。

相关查询

春至 春问湖庄 春同伯中之栎田 春日春陪韩签虞丞解监修禊事即席中有虾菜梨 春到湖庄 出郊偶成呈府判知县三丈二首 酬杨伯洪 程宰虞簿和县庠老桂诗见贻再赋以谢 陈氏夫人挽章 陈倅寄惠四诗用昌黎和裴相韵愧不能当也走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 诞幻不经 搜扬侧陋 全会 大廷广众 背信弃义 竹字头的字 挟主行令 皇伯 釆字旁的字 赏光 立字旁的字 包含买的词语有哪些 外屏 飞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