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1:18
乍晴二首 张耒 〔宋代〕
虹长饮雨川无滴,苹末生风沼有波。 一扫烟云不知处,夜天如水泻银河。
彩虹长长地挂在天边,仿佛在饮着雨水,河流却一滴水也没有。 苹草的末梢轻轻摇动,池沼中泛起了涟漪。 一阵风吹过,烟云被一扫而空,不知飘到了何处。 夜晚的天空清澈如水,银河仿佛倾泻而下。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张耒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多以抒情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通过彩虹、风、烟云和银河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夜晚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这首诗以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彩虹、风、烟云和银河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首句“虹长饮雨川无滴”,以拟人的手法将彩虹比作饮雨的生物,形象生动。次句“苹末生风沼有波”,通过苹草的摇动和池沼的涟漪,传达了微风的轻柔和水面的波动。后两句“一扫烟云不知处,夜天如水泻银河”,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风力强劲和夜晚天空的清澈,银河仿佛倾泻而下,给人以壮丽之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夜晚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夜晚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细腻描绘。
诗中“虹长饮雨川无滴”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对仗
诗中“夜天如水泻银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B. 对宁静夜晚的向往 C. 对变幻莫测的感慨 D. 对干旱的担忧
诗中“一扫烟云不知处”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风力强劲 B. 烟云缭绕 C. 夜晚宁静 D. 银河闪烁
答案:1. B 2. A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