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44
原文展示:
杂题二首 张耒 〔宋代〕 寒雨萧萧桐叶惊,浪浪还作夜阶声。 西风忽起幽人觉,枕簟凉时向五更。
白话文翻译:
寒雨萧萧,桐叶被惊动,雨声浪浪,夜阶上回响。 西风突然吹起,幽居之人感到,枕席凉意,直逼五更时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感受。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隐居或闲居时期,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寒雨、桐叶、西风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幽人”可能是诗人自指,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雨、桐叶、西风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的“寒雨萧萧桐叶惊”一句,既描绘了雨声的连续不断,又通过“桐叶惊”这一动作,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感。而“西风忽起幽人觉”则巧妙地引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使得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幽人”可能是诗人自指,反映了他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幽人”指的是什么? A. 隐居的人 B. 幽暗的地方 C. 幽灵 D. 幽深的山谷
诗中的“五更”大约是几点到几点? A. 凌晨一点到三点 B. 凌晨三点到五点 C. 凌晨五点到七点 D. 凌晨七点到九点
诗中的“浪浪”形容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水声 D. 雷声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