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湖三首》

时间: 2025-04-26 03:31:09

诗句

水上亭台凉气多,扣舷倚棹唱吴歌。

何人为放青莲出,剪却翻翻一万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1:09

原文展示:

水上亭台凉气多,扣舷倚棹唱吴歌。何人为放青莲出,剪却翻翻一万荷。

白话文翻译:

在水上的亭台里,凉爽的气息格外多,我敲打着船舷,倚着桨,唱起了吴地的歌曲。是谁让那青莲绽放,剪去了层层叠叠的荷叶,使得荷叶翻飞如万片。

注释:

  • 扣舷:敲打船舷。
  • 倚棹:靠着桨。
  • 吴歌:吴地的歌曲,指江南地区的民歌。
  • 青莲:指莲花。
  • 翻翻:形容荷叶翻动的样子。

典故解析:

  • 青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常被赋予高洁、纯净的象征意义,此处“青莲”可能暗指某种美好的事物或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湖游玩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张耒游览西湖时,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上亭台的凉爽气息和作者的闲适心情。诗中“扣舷倚棹唱吴歌”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船上的自在与愉悦,而“何人为放青莲出,剪却翻翻一万荷”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荷叶翻飞的壮观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上亭台凉气多:描绘了水上亭台的凉爽气息,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清新宜人的环境。
  2. 扣舷倚棹唱吴歌: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作者在船上的自在与愉悦,同时“吴歌”也增添了地域文化的色彩。
  3. 何人为放青莲出:以问句形式,引出青莲的意象,增加了诗的神秘感和美感。
  4. 剪却翻翻一万荷: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荷叶翻飞的壮观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剪却翻翻一万荷”,通过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
  • 比喻:如“青莲”比喻美好事物,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上亭台:清新宜人的环境。
  • 青莲:美好事物的象征。
  • 翻翻一万荷:壮观景象的描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扣舷倚棹唱吴歌”一句,展现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A. 忧郁 B. 自在与愉悦 C. 悲伤

  2. “何人为放青莲出”中的“青莲”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悲伤情感 C. 自然景色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描绘荷叶?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以西湖为背景,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和作者的感受。

诗词对比:

  • 张耒《西湖三首》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诗都以西湖为背景,但张耒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的感受,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抒发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西湖志》:详细介绍了西湖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深入理解与西湖相关的诗词作品。

相关查询

忆馀杭十首 其四 喜腊雪 赠林处士逋 登应天寺塔 自诸暨抵剡 自诸暨抵剡 中秋月 赠林处士逋 赠道士王介 寓泊浙江寄汉阳孙迈郎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差三错四 春小麦 高字旁的字 旨酒嘉肴 风度翩翩 秋风落叶 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心非巷议 音字旁的字 中地 利病 齐字旁的字 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痛不欲生 鱼字旁的字 炎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