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9:49
闲园即事寄韦侍郎
作者: 苏颋 〔唐代〕
结庐东城下,直望江南山。
青霭远相接,白云来复还。
拂筵红藓上,开幔绿条间。
物应春偏好,情忘趣转闲。
宪臣饶美度,联事惜徂颜。
有酒空盈酌,高车不可攀。
在东城下结庐而居,正好能远眺江南的山。
青色的雾霭在远方相接,白云时常来回飘荡。
在红色的苔藓上轻轻拂去餐具,打开绿色的帷帐间。
万物似乎尤其喜欢春天,情感却让人忘却,心情渐渐变得悠闲。
宪臣的优雅风度令人称羡,联络事务却让人留恋往日容颜。
杯中酒满,恰好可以畅饮,然而高处的车子却无法攀登。
此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宪臣”可理解为宰相或高级官员,强调了诗人对于政治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苏颋(约758年-约812年),字子云,号天水,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此诗作于唐代,作者在东城下隐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思考,寄情于山水之间,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由的渴望。
《闲园即事寄韦侍郎》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周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结庐东城下”,即显示了诗人隐居的地理位置,紧接着描绘了“江南山”的远景,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清幽的氛围。诗中“青霭远相接,白云来复还”,将远山与天空的景象巧妙结合,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生活中的细节,“拂筵红藓上,开幔绿条间”,通过对生活小景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闲适的情趣。
在情感上,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暗示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最后两句对官场生活的反思,既有对美好风度的赞美,也有对高位生活的无奈,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诗歌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官场的淡泊态度,强调了追求内心宁静和闲适的生活方式。
诗人在哪个地方结庐?
诗中提到的“高车不可攀”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