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4:32
东岳封回宴洛京,
西墉通晚会公卿。
楼台绝胜宜春苑,
灯火还同不夜城。
正睹人间朝市乐,
忽闻天上管弦声。
酺来万舞群臣醉,
喜戴千年圣主明。
在东岳的封山之上,洛京举行盛大的宴会,
西墙上的晚会吸引了众多的公卿。
这楼台的气派超越了宜春苑,
灯火辉煌宛如不夜城。
我正目睹人间的繁华与乐趣,
忽然听到天上传来的管弦乐声。
酒宴上万众欢舞,群臣尽情陶醉,
大家欢庆千年圣主的明智与光辉。
本诗中提到的东岳和洛京,体现了唐代的地理和文化背景。东岳作为祭天之地,常常与皇权、祭祀仪式相联系;而洛京则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诗人通过对比,展示了盛大的庆典场面。
作者介绍:苏颋,唐代诗人,字子羽,号景山,擅长诗歌创作,其作品常体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和对政治的关注,风格典雅而深刻。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某次盛大宴会或庆典时创作,反映了当时政治的繁荣与社会的和谐,诗人通过描绘宴会的盛况,表达了对国家和君主的祝福。
《广达楼下夜侍酺宴应制》是一首表现唐代盛世欢庆的诗作,诗中描绘了盛大宴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君主明智的赞美。诗的开头就以东岳和洛京的对比切入,显示出宴会的隆重与盛大。接着,诗人通过对楼台与灯火的描写,营造出热闹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
“正睹人间朝市乐,忽闻天上管弦声”一联,巧妙地将人间的欢庆与天上的音乐相结合,构建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寓意着国家的繁荣与民众的幸福。诗的最后两句更是对群臣欢舞的描绘,表达了对千年圣主的敬仰与感激之情,展现出一种团结一致、共庆盛世的精神。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国家未来的祝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盛大宴会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与君主明智的赞美,传达出一种欢乐、和谐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泰山
B) 华山
C) 嵩山
D) 吕洞宾
“西墉通晚会公卿”中的“公卿”指的是?
A) 平民
B) 官员
C) 诗人
D) 学者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国家繁荣与君主的赞美
C) 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D) 对自然景色的描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颋的这首诗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盛宴的热闹与欢庆,后者则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感伤,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