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3:58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作者:苏颋
摐金寒野霁,步玉晓山幽。
帝幄期松子,臣庐访葛侯。
百工征往梦,七圣扈来游。
斗柄乘时转,台阶捧日留。
树重岩籁合,泉迸水光浮。
石径喧朝履,璜溪拥钓舟。
恩如犯星夜,欢拟济河秋。
不学尧年隐,空令傲许由。
在寒冷的原野上,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清晨的玉色山峦显得幽静。皇帝的帐幕下期待着松子的丰收,而我则来拜访葛侯。百工们追逐着梦想,七位圣人也来此游玩。斗柄顺应时节转动,台阶上捧着朝阳的光辉。树木重重叠叠,岩石间的风声相合,泉水迸涌,荡漾着光辉。石径上响起朝行人的脚步声,璜溪边挤满了钓鱼的舟船。恩情如同星辰在夜空中闪烁,欢乐如同秋天的河水般涌动。我不愿学习尧帝的隐退,白白让自己傲然如许由。
作者介绍
苏颋(约754年-约824年),字子元,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景致。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颋赴韦嗣立山庄时,正值朝廷政治清明、士人游乐盛行之际,诗中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这首诗以清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金色的阳光、清新的山野、丰收的松子、和友人的聚会,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山庄生活图景。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相聚的珍惜。整个诗歌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诗中的“恩如犯星夜,欢拟济河秋”更是通过比喻表达了人际关系的深厚和生活的喜悦,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反思。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山水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恩如犯星夜”中的“星”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苏颋与王维的山水诗,二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苏颋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注重内心的对话与孤独感。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