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9:57
寒食宴于中舍别驾兄弟宅
子推山上歌龙罢,定国门前结驷来。
始睹元昆锵玉至,旋闻季子佩刀回。
晴花处处因风起,御柳条条向日开。
自有长筵欢不极,还将彩服咏南陔。
在寒食节的宴会上,子推的歌声在山上响起,龙舟划破了水面,马车在国门前停下。
我第一次看到元昆带着美玉而来,接着听说季子佩刀归来。
晴空下,花朵随风摇曳,御柳的枝条也向阳而生。
自有这长长的宴席,欢乐似乎无穷尽,还要穿上彩衣,歌颂南陔的美好。
苏颋,字子期,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52年,卒于公元810年,曾任职于朝廷,因其才华而受到重用。他的诗风清新婉约,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这首诗作于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主要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屈原。此时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借此机会与朋友聚会,欢庆节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欢聚的喜悦。
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节日的氛围。开篇提到“子推山上歌龙罢”,将读者带入一个悠远的历史背景,瞬间引发对屈原的追思,这种情感的交织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沉重与欢乐并存。接着,诗人描绘了宴席上的热闹场景,“始睹元昆锵玉至,旋闻季子佩刀回”,显示出朋友间的情谊与重聚的喜悦。雨后初晴,花香四溢,柳条摇曳,春意盎然,诗人以鲜活的自然景色映衬宴席的欢愉,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珍视。最后一句“还将彩服咏南陔”,更是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写寒食节的宴会,展现了友谊与欢聚的欢乐,同时融入了对历史的追念与对未来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诗中提到的“子推”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描绘的宴席主要是在什么节日?
诗中“晴花处处因风起”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