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兴庆池侍宴应制》

时间: 2025-04-26 00:23:15

诗句

降鹤池前回步辇,栖鸾树杪出行宫。

山光积翠遥疑逼,

水态含青近若空。

直视天河垂象外,俯窥京室画图中。

皇欢未使恩波极,日暮楼船更起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3:15

原文展示:

兴庆池侍宴应制
作者:苏颋 〔唐代〕

降鹤池前回步辇,
栖鸾树杪出行宫。
山光积翠遥疑逼,
水态含青近若空。
直视天河垂象外,
俯窥京室画图中。
皇欢未使恩波极,
日暮楼船更起风。

白话文翻译:

在降鹤池前,驾着轿子缓缓而行,
栖息的鸾鸟在高树上出现在行宫之中。
山光辉映,翠色浓郁,远望似乎逼近,
水面波光粼粼,近看仿佛是空灵的蓝。
向上仰望天河,星象在河流之外,
低头俯瞧京城,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皇上的欢心并未使恩宠达到极致,
日暮时分,楼船又迎来了新的风。

注释:

  • 降鹤池:传说中的池塘,象征着高雅和闲适。
  • 回步辇:指的是回头走的轿子,表现出一种优雅的姿态。
  • 栖鸾:鸾鸟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栖息于高树,表现出宁静的环境。
  • 山光积翠:描绘山景的美丽,光彩照人,绿色的色彩浓厚。
  • 水态含青:水面波光闪烁,青色的反射让人觉得空灵。
  • 天河:指银河,象征着广阔的宇宙。
  • 京室画图:比喻京城的繁华美丽,仿佛一幅画卷。
  • 恩波:指皇帝的恩宠,表达出一种期待和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唐代诗人,字子美,号青山,生于公元758年,卒年不详。他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作品多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兴庆池的宴会上,表现出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受皇恩和宴会的愉悦。兴庆池是唐代长安的重要景点,诗人借助宴会的情景,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皇权的思考。

诗歌鉴赏:

《兴庆池侍宴应制》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宴会情景的诗作,通篇洋溢着浓厚的自然美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诗的开头以“降鹤池前回步辇”引入,画面清晰,生动地展现出诗人所处的环境。接着通过“栖鸾树杪出行宫”,将环境与皇权结合在一起,突出了盛大宴会的氛围。

诗中“山光积翠遥疑逼,水态含青近若空”两句,运用了对比与象征手法,表现出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宁静。山的光彩和水的清澈形成鲜明的对照,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惬意。

“直视天河垂象外,俯窥京室画图中”则将目光从自然转向人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最后两句“皇欢未使恩波极,日暮楼船更起风”,留有余韵,暗示着尽管此时欢乐无比,然而皇恩的深厚与宴会的结束,仍使得诗人感受到一种潜在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唐代盛世的繁华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降鹤池前回步辇:描绘了降鹤池的宁静与优雅环境,诗人缓缓回望,引出诗的主题。
  2. 栖鸾树杪出行宫:将高贵的鸾鸟与行宫相结合,展现出盛大的宴会场景。
  3. 山光积翠遥疑逼:山的光影交织,形成浓厚的绿色,仿佛逼近眼前,栩栩如生。
  4. 水态含青近若空:水面闪烁着青色波光,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
  5. 直视天河垂象外:仰望星空,表达出一种对宇宙的敬畏与思考。
  6. 俯窥京室画图中:俯视京城,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示出繁华的都市生活。
  7. 皇欢未使恩波极:尽管皇恩浩荡,诗人内心却仍有一丝不安,暗示对权力的思考。
  8. 日暮楼船更起风:日暮时分,船只起航,象征着宴会的结束与新的旅程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俯窥京室画图中”,将京城比作画卷,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宴会的欢愉与自然的美丽展开,反映了诗人对权力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传递出一种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降鹤池:象征高雅境界,宁静的自然。
  • 鸾鸟:吉祥,代表美好的愿望。
  • 山光:自然的美丽,象征心灵的宁静。
  • 水态:流动的生命,象征时间的流逝。
  • 天河:宇宙的广阔,象征理想与追求。
  • 京室:人间繁华,象征权力与欲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直视天河”描绘的是哪个自然景象? A. 江河
    B. 银河
    C. 湖泊
    D. 山川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栖鸾树杪”中的“鸾”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皇权的完全赞美。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吉祥与美好
  3. B (错误,诗中有对权力的思考与隐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春夜江景,主题相似。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表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王之涣,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 《早发白帝城》:李白,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悟,手法相似。

通过对比,二者都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但风格和表现方式各具特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次韵刘宪诗二首 次韵李汉老诗 次韵黄宰一源亭二首 次韵傅茂元二绝 次韵长汀壁间韵 次韵蔡学士梅诗 次友石台诗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色眼镜 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瞻云望日 龠字旁的字 金章紫绶 文章宗匠 陷城 入试 粗具梗概 糸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眼观六路 米粒之珠 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包含莅的词语有哪些 倚门窥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