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8:57
奉和圣制答张说出雀鼠谷
作者: 苏颋 〔唐代〕
雨施巡方罢,云从训俗回。
密途汾水卫,清跸晋郊陪。
寒著山边尽,春当日下来。
御祠玄鸟应,仙仗绿杨开。
作颂音传雅,观文色动台。
更知西向乐,宸藻协盐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雨水的滋润,表达了对皇室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雨水停止后,云朵回归,汾水静静流淌,春天的气息渐渐散布。寒冷的天气已经过去,春天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皇帝的神社里玄鸟鸣叫,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兆头,绿杨树下的仙仗则显得生机勃勃。诗歌中还有音声的传递和色彩的变化,展现出一种典雅的氛围。最后提到西方的快乐,与盐梅的和谐共存,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颋,字子云,号青丘,唐代诗人,活跃于玄宗时期。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五律和七律,其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清新自然,风格典雅。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时期,正值国家繁荣之时。诗人受皇帝的鼓励,借此机会表达对朝廷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诗以春天的到来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景象。开头部分,诗人通过"雨施"和"云从"的描写,展现了春雨后的清新气息,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接着,"密途汾水卫"与"清跸晋郊陪"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皇帝出巡时的气氛,体现出盛世的繁华景象。诗中"寒著山边尽,春当日下来"一句,既是对自然变化的描写,也象征着人们内心的期盼与希望。
"御祠玄鸟应,仙仗绿杨开"展示了皇室的神圣与祥瑞,玄鸟的鸣叫是春天到来的象征,暗合了"春当日下来"的主题。而后面的"作颂音传雅,观文色动台"则表现出皇帝德政之下,文人雅士们欢歌颂扬的情景,为整首诗增添了文化的厚度。
最后一句"更知西向乐,宸藻协盐梅"则总结了诗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皇室的神圣,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自然景观与人事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玄鸟”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