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4:1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4:12:18
月满秋夜长,惊乌号北林。
天河横未落,斗柄当西南。
寒蛩悲洞房,好鸟无遗音。
商飙一夕至,独宿怀重衾。
旧交日千里,隔我浮与沈。
人生岂草木,寒暑移此心。
在漫长的秋夜里,明月高挂,惊飞的乌鸦在北林啼叫。银河横在天际,还未沉落,北斗星的斗柄正指向西南。寒蝉在幽静的房间里悲鸣,快乐的鸟儿却没有留下余音。商风在一夜之间骤然来临,我独自一人宿于温暖的被褥中。旧日的朋友在千里之外,彼此的心情如浮沉的潮水。人生岂能像草木一样,寒暑更替也会改变我的心意。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诗人,字子云,号山人,生于公元737年,卒年不详。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拟古诗十二首》是韦应物在晚年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人生、友情、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中秋,诗人以月亮、银河等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对旧友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拟古诗十二首 其六》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谊的渴望。诗中“月满秋夜长,惊乌号北林”开篇便以明月和乌鸦的意象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接着,通过“天河横未落,斗柄当西南”描绘天际的星河,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浩瀚。
“寒蛩悲洞房,好鸟无遗音”则通过寒蝉的悲鸣和鸟儿的寂静,传达出一种失落的情感。诗人在秋风中独自一人,温暖的被褥似乎无法驱散心中的孤独。最后几句“旧交日千里,隔我浮与沈”则深刻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常,点明“人生岂草木,寒暑移此心”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人际关系的变迁,充满了哲理与思辨,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友情疏远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中,反思人生的意义,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诗中“月满秋夜长”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诗中提到的“寒蛩”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人生岂草木”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韦应物的诗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情感,但情感基调和主题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