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兴九首 其三 拟韦应物》

时间: 2025-04-23 19:14:39

诗句

坐投林下石,秋声出疏林。

林间鸟惊栖,岂独伤客心。

物亦有代谢,此理共古今。

邻父缩新醅,林下邀同斟。

痴儿踏吴歌,娅姹足讹音。

日落相携手,凉风快虚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14:39

原文展示:

坐投林下石,秋声出疏林。
林间鸟惊栖,岂独伤客心。
物亦有代谢,此理共古今。
邻父缩新醅,林下邀同斟。
痴儿踏吴歌,娅姹足讹音。
日落相携手,凉风快虚襟。

白话文翻译:

我坐在林下的石头上,听见秋风吹过稀疏的树林。
树林里的鸟儿惊恐地飞起,难道仅仅是我这个旅人的心情受到了伤害吗?
万物也都有变化,这道理是古今皆然。
邻居邀请我一起品尝新酿的酒,林下的石头旁欢聚一堂。
孩子们在嬉闹中踏歌而舞,曲调却被他们误唱得不太对。
夕阳西下,我们携手而行,凉风吹拂,令人心旷神怡。

注释:

  • 坐投:坐下,靠在。
  • 秋声:秋天的声音,指秋风、落叶等带来的声响。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岂独:难道仅仅是……吗?
  • 代谢:变化、演变。
  • 缩新醅:新酿的酒。
  • 痴儿:天真的孩子。
  • 踏吴歌:唱吴地的歌。
  • 娅姹:形容年轻女子的美丽。
  • 足讹音:唱错了音调。
  • 凉风快虚襟:凉风使人的襟怀变得舒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北宋词人,文学家。秦观以其词风清丽、婉约见长,常被称作“婉约派”的代表之一。他的词作品情感细腻,语言优雅,常描绘爱情、人生哲理及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秋兴九首》是秦观在秋天时写的诗,表现了他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个人生活境遇也较为复杂,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兴九首 其三》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承载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索。诗开头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宁静场景:坐在林下石头旁,听到秋风吹过树林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鸟儿的惊飞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伤感,似乎在问“难道只有我一个人感到伤心吗?”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引入了“物亦有代谢”的哲理思考,强调自然界的变化是永恒的,人与自然的联系在于意识到这种变化的必然性。邻居邀请共饮新酿的酒,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生活的乐趣,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诗的结尾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夕阳西下,两人携手而行,凉风拂面,让人倍感舒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坐投林下石:诗人坐在树林下的石头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环境。
  2. 秋声出疏林:秋风的声音从稀疏的树林中传来,展现了秋天的特征。
  3. 林间鸟惊栖:树林中的鸟儿因秋声而惊起,象征着自然的敏感与脆弱。
  4. 岂独伤客心:诗人自问,难道只有自己在伤心吗?引发对孤独的思考。
  5. 物亦有代谢:万物都有变化,强调了生命的无常与自然规律。
  6. 此理共古今:这种道理是古今皆然的,体现了哲理的普遍性。
  7. 邻父缩新醅:邻居邀请诗人品尝新酿的酒,表现生活的乐趣。
  8. 林下邀同斟:在林下邀朋共饮,充满人情味。
  9. 痴儿踏吴歌:孩子们在嬉戏中唱歌,展现了生活的活力。
  10. 娅姹足讹音:孩子们唱错了曲调,增加了生活的趣味。
  11. 日落相携手:夕阳下两人携手,象征亲密与温暖。
  12. 凉风快虚襟:凉风吹拂,令人心情舒畅,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如“秋声出疏林”。
  • 对仗:诗中有对偶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通过比喻表达情感,如将鸟儿的惊飞比作人的心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与人际的互动,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无常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然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林下石: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环境。
  2. 秋声:代表自然变化与时光流逝。
  3. :象征自由与脆弱,反映内心的孤独。
  4. 新醅:象征生活的乐趣与人际的温暖。
  5. 夕阳:象征生命的终结与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坐在哪里?

    • A. 河边
    • B. 林下石
    • C. 山顶
    • D. 城市广场
  2. 诗中提到的邻父邀请诗人做什么?

    • A. 一起散步
    • B. 一起喝酒
    • C. 一起唱歌
    • D. 一起打牌
  3. “痴儿踏吴歌”中的“痴儿”指的是?

    • A. 年长者
    • B. 天真的孩子
    • C. 诗人自己
    • D. 老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情感,但李白更多的是豪放与洒脱,而秦观则是细腻与婉约。
  • 《春望》:虽然季节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人情冷暖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秦观研究》

相关查询

元夕无月 入都 其七 入都 其五 游鹿洞归途感赋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一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八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七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六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五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鹿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零珠碎玉 兴讹造讪 晷漏 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披离 所答非所问 齊字旁的字 不着疼热 脍炙人口 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闳奥 自屏 参开头的成语 枣结尾的成语 一鼓作气 两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